2025年7月9日,远光软件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9日接待中信证券、真科基金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远光软件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袁绣华,证券事务代表刘多纳。调研接待地点为现场会议。
据了解,远光软件智慧能源业务聚焦能源电力市场化、低碳管理、智慧配电三大方向,在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提供能源规划等服务,在低碳管理业务形成绿色低碳服务体系,在智慧配电业务形成配电数字化系列产品。在电力市场深化推进下,市场主体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司电力交易信息化带来机遇。公司还在区块链方面参与国家电网相关项目建设,产品持续服务多单位。
据了解,远光软件于2015年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形成 3+N 业务模式,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发布多款产品和应用平台,在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及非电行业客户有大量应用案例。公司从提升价值创造、促进价值实现等方面做好市值管理与维护。在电力行业外,公司已在多行业建立标杆项目并将进一步拓展。
据了解,因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关注度提升,公司加大投入,且该业务在原分类营收体量占比高、增长空间大,所以公司24年将人工智能业务收入单列,方便投资者了解业务发展情况 。
调研详情如下:
1.请问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有哪些布局和应用?
远光软件智慧能源业务聚焦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低碳管理、智慧配电三大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能源电力企业高效响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目标要求。在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领域,提供能源规划、建设、运维、交易等服务。围绕微电网、虚拟电厂、园区能源等应用场景,构建从能源规划优化、协同调度到能效管理的服务体系;为新能源电站、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开发了电力交易服务平台。在低碳管理业务领域,远光软件提供企业碳资产、碳交易策略、产品碳足迹核算等服务,形成绿色低碳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价值挖掘。在智慧配电业务领域,远光软件聚焦研发配电融合终端以及配电网运维及能量管理,形成了配电数字化系列产品,并满足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对实时监测、灵活控制、主动运维等精益管控的需求。
2.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有哪些业务机遇?
在电力市场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市场主体面临着多资源类型、多交易品种、多交易窗口、多交易区域的高频协同交易局面,交易场景复杂多样。市场主体需要更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发电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性和多电源协同优化能力;售电公司需要加强负荷预测精度和现货报价决策能力;独立储能运营商需要完善成本核算、多市场收益测算和智能交易策略;虚拟电厂需要建立资源评估、多市场协同和调度控制能力。市场主体的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司的电力交易信息化带来重大机遇,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AI的功率预测、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评估和多资源协同调度控制。
3.公司在区块链业务涉及哪些内容?
在区块链方面,公司重点参与国家电网财务生态创新规划、承担财智链项目建设,以及协同国网数科公司开展基于区块链的供电可靠性应用和绿色电力消费标识应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电子签、电子函证、工程签证等产品持续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华山医院等单位。
4.人工智能的业务布局有哪些?
远光软件于2015年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持续迭代研发和客户实践应用,依托融合了全栈 AI技术能力的企业级复合 AI平台,研发了上千款RPA机器人,发布了智能票据交收终端、智能 U 盾管家等智能设备,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 3+N 业务模式。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重点研究了 RAG、AI agent 等技术,发布了远光智言 2.
0、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应用平台、数智人超级助理。围绕企业各类业务场景,发布了知识智能问答、数据智能填报、报告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智能交互等系列智能体应用,提升了 DAP 产品智能化程度,在国网、南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以及西部矿业、华山医院、北大口腔等非电行业客户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
5.公司市值管理有哪些举措?
公司将积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市值管理与维护。一是提升价值创造。坚定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紧抓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 AI与大模型技术融合等重大机遇,持续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储备和应用,深入应用 AI大模型技术,在数字企业、智慧能源、信创平台、社会互联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价值实现。继续做好信息披露,增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透明度,让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情况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加强与行业分析师的互动,提升投资者对公司战略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三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借助各种市值管理工具,提振市场信心。
6.公司电力行业外的拓展情况如何?
关于电力行业外的市场拓展,公司这几年已经在一些行业建立了标杆项目,包括建筑行业、装备制造行业、医疗行业等。这些都为后面的拓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比如说医疗行业,我们今年会在之前的智慧运营的标杆项目基础上,让公司全国的分支机构面向各地的医院全面推广。其他行业也是类似的做法,我们今年还会再打造新的行业标杆,在打造标杆的基础上再去进一步推广。
7.公司24年产品收入分类单列了人工智能业务,主要的考虑是什么?
今年以来,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公司也会在这块加大投入,并且人工智能业务在原分类"前沿技术"的营收体量占比很高,同时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所以公司将人工智能业务单列出来,方便投资者了解业务发展情况。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