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5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声称代表“80%中间选民”,剑指明年国会中期选举。这一消息瞬间点燃舆论场,也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美国政治局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马斯克,这位在商业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旗下的特斯拉改变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格局,SpaceX更是开启了商业太空探索的新纪元。他凭借自身的商业成就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全球富豪榜中名列前茅,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拥趸,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马斯克并非首次涉足政治领域,此前他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还曾在特朗普政府中任职。但近来,两人关系急转直下。矛盾的导火索便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被指将进一步推高美国债务水平,遭到众多民众反对,马斯克也多次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马斯克认为法案的“疯狂支出”将使债务上限增加创纪录的5万亿美元,还批评共和党为“猪党” 。他甚至威胁,若法案通过,就成立新政党。如今,随着“大而美”法案的生效,马斯克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宣布“美国党”成立。
特朗普和马斯克(资料图)
“美国党”成立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支持率调查结果也相继出炉。国际分析机构Quantus Insighs在社交平台X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支持”马斯克成立“美国党”,38%表示“不太可能支持”,22%表示“不确定” 。英国《独立报》的民调也显示,14%的民众明确表示会支持马斯克的美国党,22%的民众持观望态度,仅有38%明确表示不支持 。
从这些数据来看,一个尚未完成成立手续、未开展任何宣传的新党,能获得如此支持率,着实令人惊讶。这一方面反映出民众对美国现有两党政治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积累,渴望有新的政治力量出现来打破僵局;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马斯克个人强大的影响力。他宣称“美国党能代表80%的美国中间派”,虽然这一数据可能有所夸张,但从目前的网络支持率和民调结果来看,他确实有能力团结起那些既对民主党政策不满,又对共和党执政感到失望的选民。尤其是在共和党男性选民中,对马斯克新政党的支持率颇高,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可能”支持,34%表示“有可能支持” 。
此外,“美国党”已经开始获得一些重量级人物的支持。美国亿万富翁马克·库班以及曾在第一届特朗普政府任职的安东尼·斯卡拉穆奇,都明确表态支持“美国党” 。这两人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都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如今却站在了马斯克新党的阵营,这也从侧面说明“美国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能够吸引不同政治背景的人士加入。
面对马斯克成立新党的举动,特朗普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当地时间7月6日,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长文,称看到马斯克“彻底脱轨”感到心痛 。他在文中解释了两人反目的原因,一是自己上台后取消了电动汽车强制令,影响了马斯克的电车生意;二是拒绝马斯克让其密友管理NASA的提议 。最后,特朗普强调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美国公众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回应较为克制,没有使用攻击性语言,但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他对马斯克这一行为的不满和担忧。
特朗普和马斯克(资料图)
毕竟,马斯克在政治上并非毫无根基。他此前对特朗普的支持以及在政府中的任职经历,使其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源和人脉。而且,马斯克拥有巨额财富,能够为新党提供资金支持,这是许多新成立政党所不具备的优势。特朗普的盟友、风险投资家詹姆斯·菲什巴克已宣布成立一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以抗衡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 。这一举措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阵营对马斯克新党潜在威胁的重视。若“美国党”在明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真的如马斯克所期望的那样,在参众两院获得一定席位,成为“关键少数”党,那将对特朗普的政治布局和政策推行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美国党”目前获得了一定的支持率,看似来势汹汹,但在美国复杂的政治生态下,要真正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从选举制度层面来看,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对新成立的政党极为不利。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汉斯·诺埃尔指出,在现行选举机制下,党派很难通过赢得“20%或30%”的选民票,进而在议会中分得一些议席并逐步发展壮大 。而且,联邦和州级选举法规对新政党注册以及第三方政党候选人的竞选资格认证有着严格规定,包括候选人居住地、一定数量的选民签字请愿等要求,很多第三方政党候选人都在这些要求上遭遇阻碍 。虽然马斯克财力雄厚,或许有能力在收集选民签名等方面投入资金,但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且充满不确定性。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建国以来,虽然不乏共和、民主两党以外的政党身影,但第三方政党在全国性选举中吸引选票的能力长期有限。上一次有第三方政党的总统候选人获得选举人票还是在1968年,当时“美国独立党”提名候选人乔治·华莱士获得5个南方州的支持 。1992年,美国亿万富豪罗斯·佩罗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虽在民调中一度领先,但最终因得票率未在任何一个州排名第一,未能赢得选举人票,1996年再次参选也遭遇同样结果 。这些历史案例表明,要打破美国两党长期主导的政治格局绝非易事。
美国国会大厦(资料图)
此外,马斯克个人也面临一些质疑。他旗下企业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得大量联邦政府合同,这一事实可能不利于他塑造“自由意志主义者”的形象 。而且,被美媒评价为“暴脾气”的他,是否有足够耐心和毅力带领新党熬过重重选举机制的考验,也存在疑问。今年4月,马斯克团队投入超过2000万美元支持保守派人士竞选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法官职位,最终却败给自由派候选人,这场选举花费超1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烧钱”的司法机构选举,马斯克事后也表示要削减政治活动资金投入 。这一系列事件都让人对他能否持之以恒地推动“美国党”发展打上问号。
目前来看,马斯克成立的“美国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美国的政治局势。它能否如马斯克所期望的那样,在明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取得突破,成为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力量,还是会如众多新成立的政党一样,在重重阻碍下逐渐销声匿迹,仍有待观察。
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美国党”的出现都反映出美国民众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它就像一条搅动美国政治生态的“鲶鱼”,促使民主党和共和党重新审视自身政策,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
上一篇:ETF复盘0708-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反内卷催化光伏ETF基金(159863)涨超5%
下一篇:ETF英雄汇:光伏50ETF(159864.SZ)领涨、标普消费ETF(159529.SZ)溢价明显-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