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访问欧洲,密集会见欧盟高层,就双边合作与全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默克尔建言欧盟应展现强硬态度,不应惧怕美国的关税。
今年是中欧建交的五十周年,在这个重要的节点,王毅外长出访欧洲。在这场欧洲之行中,王毅外长密集会见了包括冯德莱恩在内的多名欧盟核心领导人,双方一致强调,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此外,围绕着经贸合作、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了磋商。而这一切,也是为了即将举行的中欧最高层会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欧在国际事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双方在会谈的诸多议题上达成一致,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中欧的携手,不但能够有效的阻止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更能对全球的经济复苏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些年,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中欧之间的合作氛围也在不停地产生变化,这次王毅外长的欧洲之行,进一步加强了中欧之间的联系与互信。就在中欧高层会谈的同一天,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给欧盟提出了一个建议。
她强调,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欧盟不应该一味的妥协和退让。这种表现,会让欧盟难以在国际格局中立足,只有对美国展现出强硬的反击姿态,才能为欧盟自己争取谈判的空间。欧盟不能当“言语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特朗普上台后,就对世界挥舞起了关税大棒。而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也没能幸免。现如今,美国对欧盟的钢、铝征以及汽车领域,都收取了高额的关税。
而钢、铝、汽车可以说是欧盟的支柱产业了,美国的这一举动,严重的侵害了欧盟的利益。默克尔在这个时候提出建言,算是给现在的欧盟高层敲响了警钟。
此前,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欧盟左右摇摆不定。一边想要利用美国,来给中国施压,借此换取利益。另一方面又忌惮美国的反制手段。就在这种摇摆的状态下,欧盟在这场关税大战中沦为了被施压的对象。
反观中国,对美关税政策态度坚决,手段强硬。在中国的反击下,美国也扛不住压力,最终妥协,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默克尔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在她的任期内,德国和欧洲遇到了许多的危机,但在她的带领下都成功的度过了。而且她执政风格务实,擅长平衡各方利益,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带领欧盟在国际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默克尔在中欧领导人即将会晤的前夕,给欧盟发出的这份忠告,也希望欧盟能够认真对待。如果能借着关税议题,展现出战略自主能力,欧盟也能在美国的这场贸易战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也希望欧盟能够抓住中欧建交50周年的契机,调整对华政策,为中欧关系破冰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