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他决定优先集中力量与中国展开关税斗争。为此,在2018年4月9日,他宣布实施为期90天的“对等关税”暂停期,目的是为了减轻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很多国家最初认为美国可能会被拖住,而这个暂时措施也会被长期延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特朗普面临的压力促使他迅速与中国达成协议。
随着与中国贸易关系的障碍已然消失,临近7月9日暂停期的到期,特朗普不可避免地计划进一步行动。果然不出所料,特朗普在最近接受福克斯新闻的采访时,被问到是否会延长这90天的关税暂停期时,他直言不讳:“没有必要”。他进一步表示,希望能够让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能感到压力和困扰。
尽管此前特朗普曾表示,有可能愿意延长这一暂停期,并轻描淡写地表示这只是小事,但当前他的言论显示,面对国家利益,特朗普还是表露出了真实的态度,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似乎很难逃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的制裁。
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就在6月底,特朗普不仅对日本进行了点名批评,称两国的贸易关系“不公平”。他指出,美国每年从日本进口数百万辆汽车,而日本却几乎不向美国出口汽车,因此他要求日本必须对美国市场支付25%的关税。
与此同时,韩国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也面临着特朗普的重税威胁。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正式实施,势必对韩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2024年,韩国的汽车出口将直接影响到约2365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数字在韩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不仅限于汽车行业,韩国的电子产品和造船业同样可能会受到重创。
对于欧盟而言,特朗普的攻势早已开始。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特朗普在5月份就扬言准备从6月起对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当然,欧盟在美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将免于这项关税,特朗普显然想通过此举促进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迫使其他国家为此付出代价,已然无视市场的正常规则。
并且,特朗普对欧盟的关税策略并非偶然,他在与俄罗斯进行单方面谈判,企图尽快结束俄乌战争,以便实现《美乌矿产协议》的利益回收,减轻美国的战争负担。然而,最大的难题在于一旦美国退出支持,欧盟却继续扶持乌克兰,这让乌克兰得以坚持与俄罗斯的冲突。
战争若是持续,特朗普希望实现的《美乌矿产协议》显然将无从谈起。而且,更加严峻的是,乌克兰的主要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这些地区正逐步被俄罗斯军队吞并。根据最新消息,7月1日,俄罗斯军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卢甘斯克州,而这一带蕴含着数以千万计的锂矿资源,这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至关重要,对全球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简而言之,特朗普在乌克兰地区的布局正逐渐演变为泡影,甚至不论贸易问题如何,他必须对欧盟施加压力,促使后者妥协,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与支持。
而在七月时,约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即将到期,种种经济和政治因素都促使着特朗普决定实施关税政策,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幸免于美国的收割。
这种局面也不是毫无道理。曾几何时,中国试图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联盟,但主要发达国家对于这一倡议却反应冷淡,甚至像法国这样的国家还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声称美国应加强对中国的关注,而如今即便渴望与中国合作也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