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近期出现重大变化,解放军在96小时内派出142架次军机和8艘军舰绕台巡航,其中072A型坦克登陆舰一度抵近至台北50海里处,而台军竟误判为"商船"毫无反应。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与台积电前副总裁蒋尚义对半导体产业的预警相互印证,揭示出台海局势正在发生质变。
072A型登陆舰的抵近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这艘满载排水量5000吨的登陆舰可搭载10辆坦克或250名士兵,是解放军两栖作战的核心装备。其罕见出现在台北近海,释放出解放军已具备"随时登陆"能力的明确信号。更讽刺的是,台军将其误判为商船,暴露了防御体系的致命缺陷。台退役将领栗正杰坦言,解放军可在不到2小时内完成登台行动。这种军事压力与赖清德当局计划举行的"汉光41号演练"形成鲜明对比,台方计划集结2.2万人参演,却在真实威胁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台积电前副总裁蒋尚义警告,全球半导体产业将进入"倍感压力时期",中国大陆芯片产能持续提升,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可能用国产供应链"通杀"全球市场。这一判断与解放军军事行动形成战略呼应——当大陆在半导体这一台湾经济命脉上取得优势,"台顽固"势力将失去最重要的筹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解除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标志着其对华芯片打压策略的失败。
赖清德一边加速采购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一边秘密组建"大台北地区保卫部队",被岛内舆论质疑是在"为逃跑争取时间"。台军2024年"汉光40号"演习中,已演练利用"云豹"装甲车和"黑鹰"直升机帮助高层撤离的方案,这种视士兵为"炮灰"的做法引发强烈反感。与此同时,美国加速对台军售,近期向台空运5辆"鱼叉"导弹发射车和1辆雷达车,却被分析人士视为在"最终日"到来前加紧攫取经济利益。
已故台湾前"立委"李敖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预言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当时台湾GDP高于大陆且获得美国F-16战机,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如今大陆GDP已达台湾约20倍,并拥有两款五代机,局面完全印证了李敖的判断。解放军近期演练重点已从抢滩登陆转向"海空联合封控",当航母打击群与火箭军导弹构成闭环式火网,"瓮中捉鳖"的战术构想正在成为现实。
这家被称为台湾"神山"的企业,用电量已占全岛近10%,预计2030年将达11-12%,被称作"吃电怪兽"。其对台湾GDP贡献率超过20%,占出口约40%,这种"一业独大"的局面使台湾经济异常脆弱。蒋尚义预测大陆芯片产业将引发全球价格暴跌,届时高度依赖半导体出口的台湾经济将遭受重创。更严峻的是,台积电被迫赴美建厂,技术骨干大量外流,台湾的产业优势正在被釜底抽薪。
单艘登陆舰抵近测试台军反应后,紧接着派出53架次战机和8艘军舰三面包抄,形成"小股突进+大军压境"的组合拳。军事专家分析,这种从"心理威慑"到"实战验证"的递进式行动,表明解放军对台战术已进入精细化阶段。台军为应对解放军绕台每年消耗数十亿新台币,而解放军一艘登陆舰的"免费巡游"就能迫使其疲于奔命,这种消耗战策略正在奏效。
大陆方面已明确表示将根据《反分裂国家法》对"台顽固"首恶分子实施终身追责。国防部发言人对赖清德的称呼从"顽固分子"变为"首恶分子",两字之差标志着大陆对台策略从"群体模糊打击"转向"个体精确锁定"。当歼-20双机编队在台海中线画出笔直航迹,当火箭军导弹瞄准台北重要设施,"首恶分子"的命运已如秋叶般清晰可判。台湾问题终将在历史长河中化为"秦王扫六合"的注脚,而这一天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