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银龙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13日接待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银龙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谢昭庭,证券部部长杨晓菲。调研接待地点为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会议室,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银龙股份是国内 PCCP 管用钢丝首家研发企业和相关标准制定者,其产品在水利工程领域为多家头部 PCCP 管材制造商提供核心材料支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发展新周期,公司将积极参与。
据了解,公司预应力材料产品应用领域多元化,以铁路市场为核心,多领域协同发展,在相关政策指引和资金保障下,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公司将深度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公司已构建预应力材料全产业链体系,年产能 60 万吨,产能布局充分匹配市场需求且利用率较高。公司可能有融资需求,已构建资本运作体系,将根据情况择机融资。
调研详情如下:
问题一:公司水利市场客户主要是哪些?预计水利市场情况如何?
答:公司是国内 PCCP管用钢丝首家研发企业,是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者,在水利工程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长距离输调水工程、城市管网建设等重点项目,持续为国统股份、韩建河山、青龙管业、龙泉股份等头部 PCCP 管材制造商提供核心材料支持。
当前国家水网建设正进入战略机遇期,《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化水网体系,叠加地下水网升级改造等重大工程实施,为行业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在国家万亿国债、超长期国债、特别国债及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支持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公司将依托在预应力材料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质量口碑和客户资源,积极参与国家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问题二:预应力材料产品按照下游应用领域划分,比重分别大概是多少?
答:公司预应力材料产品始终聚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下游应用领域形成以铁路市场为核心,水利、桥梁、公路、新能源、民用建筑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多元化应用格局。从应用结构来看,铁路领域作为传统优势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主要服务于我国高速铁路网及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水利工程领域受益于国家水网建设提速,也是公司预应力材料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缆索与公路建设市场需求均衡发展,持续为特大型桥梁工程、重点公路项目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此外,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基建等领域不断延伸应用场景。
当前,在"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等政策指引下,铁路网络加密、跨流域调水工程、特大型桥梁集群建设正加速推进。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保障,预应力材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钢筋铁骨",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公司将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覆盖全国的生产基地网络及重大工程服务经验,深度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持续巩固在预应力材料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和市场份额优势。
问题三:公司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产业的出口方式主要是什么?
答:为高质量高效率生产轨道混凝土构件,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公司相继研发成功高铁轨道板自动化生产线、盾构管片自动化生产线、轨道板运输 AGV、轨道板 3D 检测系统、轨道板高精度模具、盾构管片模具等一系列高精装备,在满足国内重大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需求的同时,已向多个国家输出。同时,公司生产的预应力材料可应用于轨道板内部,公司已通过设备+技术+材料出口方式,参加印尼雅万高铁、肯尼亚蒙内铁路、马来西亚东沿海铁路、坦桑尼亚中央线路等多项海外轨道交通项目。
面对全球轨道交通智能化升级浪潮,公司将充分发挥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领域的先发优势,持续深化智能装备研发与生产工艺创新,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智能建造技术与基础设施材料的融合创新,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贡献系统性解决方案。
问题四:公司产能情况如何?产能利用率怎么样?
答: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累与产业深耕,已构建起集研发创新、智能制造、质量管控于一体的预应力材料全产业链体系,形成覆盖核心工艺、高端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竞争优势,成为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突出、产品品类齐全、产业规模领先的研发制造标杆。
年产能 60 万吨,目前公司产能布局充分匹配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较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实时调整,不仅能够保障各地预应力材料稳定供应,更以本地化生产优势强力支撑国家重大基建工程,彰显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责任担当。
问题五:公司产品的主要加工工艺是什么?
答:公司始终注重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在预应力材料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公司预应力材料产品的生产以"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为目标,主要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预处理、冷轧加工、拉拔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镀锌、镀锌铝合金、环氧涂层等工艺)、绞线成型,公司冷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冷却工艺是循环水冷却。公司将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工艺升级,深化与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开发更高性能、更节能环保的预应力材料产品。
问题六:公司是否有融资需求?
答:公司预应力材料与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双主业呈现较明显增长态势,产销量稳步攀升,市占率持续提升。面对国家"十四五"基建投资窗口期及新能源赛道扩容机遇,公司未来或将存在一定厂房升级改造及产能扩充诉求,实现产品质量与交付效率双提升,夯实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根基。
基于战略发展前瞻布局,公司已构建多层次资本运作体系,于年度董事会已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宜,当前公司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核心财务指标健康稳定,满足多种再融资方式,未来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择机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获取项目资金,形成"项目储备-资金匹配-产能释放"的良性循环。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