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开年初调研投资者教育基地时强调。为夯实投资者保护工作基础,近年来,广东一直积极探索投教模式创新,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为破解“自说自话”的投教视频宣传情况,助力机构投教工作更好地“走出去”,2024年11月,由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主办的广东证券期货业首届微视频比赛在广州启动。活动启动后,获得机构踊跃参与,共收到75个参赛微视频。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本次活动举办了专家评审,最终从众多投稿短视频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共19部作品获奖,以此肯定及鼓励各机构在投教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据悉,获奖作品还将作为行业标杆进行广泛展示与推广,形成行业内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为广东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19部获奖作品新鲜出炉
作为经济与人口大省,广东投资氛围浓厚,拥有规模庞大、交易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教育工作一直创新引领、任重前行。
2024年11月,广东证券期货业首届微视频比赛正式启动。比赛启动以来,获得广东(不含深圳)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投资者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等比赛主题类别创作微视频作品。
经过热点推荐、集中培训、专人辅导等比赛赋能,比赛收到服务实体经济类别微视频7个,践行投资者保护类别微视频59个,履行社会责任类别微视频9个。
本次活动评分标准从内容主题、拍摄制作、创意创新、播放效果四个维度展开。内容主题关注主题明确度、内容充实度和价值导向;拍摄制作涵盖画面质量、镜头运用、音效处理和剪辑技巧;创意创新包括创意构思和形式创新;播放效果考察时长控制和播放流畅性。
经过为期近半年的报名征集及专家评审环节,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 、三等奖及优秀作品,获奖名单5月13日正式揭晓。广东证券期货业首届微视频比赛共1部作品获一等奖,3部作品获二等奖,5部作品获三等奖,10部作品获优秀奖。
其中,《老吴期遇记|陪伴是最好的防范常回家看看》(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获一等奖;《AI算法?人性算法!》(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学投资,找正规军投教基地》(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擦亮双眼识非法证券,多举措筑牢财富屏障》(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3部作品获二等奖;《ST股的自述》(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15金融打假,揭秘“李鬼”证券APP》(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回黛玉打新嗟叹空签宝钗妙语暖化心结》(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遵纪守法享幸福人生》(华福证券广东分公司)、《权益之光:照亮投资之路》(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5部作品获三等奖。
另有《直播带货之非法集资》(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谨防高利陷阱,抵制非法集资》(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保未战》(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分公司)、《我和我的“股神”朋友们》(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揭秘投资界的“网红”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10部作品获优秀奖。
获奖作品名单。
南都・湾财社记者深入梳理19部参赛视频作品后发现,作品立意深度及表现形式均展现出全新高度,为金融知识的传播带来全新活力。
从作品立意来看,其涵盖投教内容的方方面面,紧密贴合当下金融市场的复杂形势与投资者的多元需求。在投资产品科普层面,从传统的股票、基金、债券,到新兴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均有作品进行细致解读,帮助投资者全面认识各类投资工具的特点、风险与收益模式。在风险防范领域,不仅关注常见的市场风险,还紧跟时代步伐,聚焦新型诈骗手段,为投资者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在表现形式上,参赛作品生动创新,充分展现了创作者们的奇思妙想。有不少作品采用短剧形式,将金融知识巧妙融入剧情之中。如,有的短剧通过精彩的情节演绎,生动呈现AI炒股的诈骗套路,在幽默诙谐的剧情中帮助投资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还有的短剧聚焦老年“空巢”投资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不法分子利用老人情感需求,用关怀假象骗取信任。短剧借此展现常见诈骗场景,为老年投资者敲响防骗警钟。
此外,动画形式的作品也备受瞩目,它们凭借活泼可爱的画风、轻松幽默的叙事方式,将晦涩难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动画故事。通过动画角色的奇妙冒险,科普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资产配置的基本原则等知识,使投资新手也能轻松理解复杂的金融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作品还巧妙利用AI技术,为投教视频增添科技魅力。有的借助AI虚拟主播进行金融知识讲解;还有的利用AI特效,对金融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可视化呈现,让投资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把握市场动态,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探投教护航“心”内容
在新时期发展阶段下,金融投教与受众需求深度结合,成为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显著特征。创作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深入研究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创作内容。对于年轻投资者,注重融入时尚元素和潮流话题,增强视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对于老年投资者,则采用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确保信息能够准确传达。
同时,形式创新与故事性塑造相得益彰。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作品通过精心编排的故事线,将金融知识串联起来,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破了金融知识的枯燥感,极大地提升了投教视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2025年3月,南都·湾财社发布了华南首份投教内容传播力智库报告。报告指出,对投教而言,无论是使用AI工具,还是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渠道,内容仍然是关键。
2024年以来,南都·湾财社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案例分析发现,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市场客观环境不断变化,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实际需求日益多元,投教基地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完善。另一方面,当下投教基地仍存在的内容专业化与传播力之间的“剪刀差”。
报告结合南都·湾财社自身在泛财经领域百万级传播等成功案例经验,与投教基地共同探索系列创新路径——从贴近民生的“泛财经”主题到情感化叙事,再到场景化重构和生态协同等方法,以激活公众参与欲并增强投教内容的实际效果。
此外,2025年3月,南都·湾财社正式成立“投教新知内容实验室”。除了内容创作和传播形式创新外,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投教服务的新业态发展。实验室将积极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等合作,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投教资源。一方面,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借助南都湾财社的力量扩大影响力,通过专业的视角和广泛的传播网络,使投教内容能够覆盖到更多的潜在受众,特别是那些对金融市场了解较少的人群。
实验室不仅关注如何有效地传递投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创新的方式激发公众对于理财的兴趣,培养理性投资的习惯。未来,随着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投教基地将会成为投资者了解投教知识的第一入口,也将是新的流量入口。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黄顺威
出品:南都投教新知内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