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角不再局限于一个方框,而是化身车厢内的亲历者时,这种身临其境的速度感与空间压迫力,是平面影像永远无法复刻的。
文 | 小怡然
在王家卫的影像里,重庆像是一座被时光揉皱又展开的城市。错落的楼群,在氤氲雾气中若隐若现。
电影《重庆森林》
长江与嘉陵江在城市间奔腾而过,跨江大桥飞架南北,桥上桥下车水马龙。轻轨从楼宇腹腔中穿行而过,洪崖洞如梦如幻的灯火,宛如《千与千寻》里的奇幻世界。
在重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见什么,就像王家卫电影里那些未知的情节转折,每一处角落,都等待着你去探寻。
如果传统的平面影像还不足以让你迷恋上这座城市,那么现在佳能与重庆灵境视界合作拍摄的这部3D VR 180°短片《超梦重庆》,将真正带你置身这座“8D魔幻城”。
3D VR 180°短片《超梦重庆》
01
沉浸视效:
《超梦重庆》VR 影像的震撼美学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个城市宣传片嘛,以川剧的 “变脸”、“喷火” 为代表的非遗绝技,再加上航拍地标,俯瞰全城,能有什么特别的?
但当小P戴上头显,看到「穿越」篇中,轻轨快速驶入李子坝站的经典“穿楼场景”,以及之后长江索道悬浮进站的画面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鼻气,这感觉可真像坐过山车呀。
重庆轻轨李子坝站
当视角不再局限于一个方框,观众不再隔着屏幕旁观,而是化身车厢内的亲历者时,转动头部,轨道震颤的轻微晃动,楼宇中空的轮廓逐渐占据视野,明暗交替的瞬间,连站台乘客衣角的褶皱都清晰可见,这种身临其境的速度感与空间压迫力,是平面影像永远无法复刻的。
而后的在「朝天」篇中,航拍镜头从东水门大桥开始,一路飞跃过重庆的各大桥梁、立交,直到夜晚来临,洪崖洞的鎏金灯火、江面的霓虹倒影、立交桥的光轨长龙,都让小P开始幻想,自己是不是一只“山城的飞鸟”。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重庆盘龙立交
这一个个“错觉”,当然都要归功于摄制团队的巧妙构思以及此次拍摄使用的EOS VR SYSTEM,即佳能EOS虚拟现实系统,它是佳能专为高品质、高效VR制作研发的机身+镜头+软件三位⼀体的创新系统。
02
三位一体:
佳能EOS VR系统的高品质协同之力
本次《超梦重庆》的拍摄依靠EOS R5 C相机和 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双鱼眼镜头以及EOS VR Utility和EOS VR Plug-in for Adobe Premiere Pro插件软件的组合,以 8K 超高清分辨率将城市细节一一展现。
EOS R5C相机和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双鱼眼镜头
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对佳能EOS R5 C相机有所了解。
佳能给这款相机的定位是全画幅8K CINEMA EOS电影摄影机,它移植并优化了原应用于EOS R5的高分辨率、高速CMOS影像传感器,能够以极高的分辨率进行图像采集,还能提供清晰、细腻的图像质量。
双基础ISO和Canon Log伽马曲线14档动态范围能够很好的捕捉画面细节,使它成为VR180°领域目前唯一在高分辨率、高帧率、高速运动下拍摄夜景依旧有很好表现的摄影机。
影片中洪崖洞、朝天门大桥、来福士广场的夜景还原,无论是画面的色彩、锐度、细节展现,都相当优秀。
朝天门大桥夜景
洪崖洞夜景
同时EOS R5 C首次采用了Photo/Video双系统模式,可以在大家熟悉的微单影像拍摄模式与佳能C系列专业摄影机模式下进行快速切换。这就让佳能EOS R5 C相机拥有了超高性价比和跨界定位的优势。
作为三位一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位,这支“大眼萌”——佳能RF5.2mmF2.8 L DUAL FISHEYE双鱼眼镜头更是专为VR内容创作设计的革命性产品。
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双鱼眼镜头
作为佳能首款VR镜头,它双180°鱼眼设计(左右镜头间距60mm,接近人眼瞳距),搭载了SWC亚波长结构镀膜、UD超低色散镜片、双EMD电子控制光圈等技术,能够显著抑制眩光、鬼影及色散,即使拍摄强光源场景(如夜景、日出日落)也能保持画面纯净。
此外,佳能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也是唯一一支可以安装明胶ND滤镜的双鱼眼VR镜头。通过后置插槽安装滤镜可以更好的控制视频拍摄时产生的过曝问题,进而实现从画面中心到边缘的高品质画面。
再搭配全画幅相机(如EOS R5/EOS R5 C/EOS R5 Mark II)的单片传感器,可同步记录左右画面,省去多机位校准、同步曝光和后期缝合等步骤。
除了硬件上的技术突破之外,佳能在VR视频拍摄的软件和工作流上也实现了多个层面的创新,这就不得不提EOS VR Utility和EOS VR Plug-in for Adobe Premiere Pro的插件软件组合。
以往VR 视频从拍摄到成片需历经图像缝合、格式转码等耗时环节,制作团队只能在漫长等待后才能查看画面效果,而佳能 EOS VR SYSTEM 则打破这一桎梏。
在《超梦重庆》幕后花絮中,制作团队揭示了佳能 EOS VR 虚拟现实系统的重大优势之一:基于 EOS VR Utility 软件构建的实时监看系统来实现快速监看,摄制团队借助软件可以直接将双鱼眼拍摄的素材导出为等距直方图视频。创作者无需经过复杂的后期处理,便可直接戴上VR头显预览拍摄成果,实现“即拍即看”的高效创作模式。
与此同时,EOS VR Utility 系统还具备视差矫正、水平矫正、图像增稳等强大功能,大大简化了拍摄和后期的流程。这套高效而便捷的工作流不仅大幅缩短了创作周期,更让拍摄团队能够在现场灵活调整拍摄参数与创意构思,确保每一帧画面都精准契合创作需求。
03
技术攻坚:
定制穿越机方案成就稳定航拍
正所谓“欲成其事,先利其器”,除了佳能EOS虚拟现实系统之外,《超梦重庆》的诞生更离不开重庆灵境视界团队的创意深耕。这家专注于VR 180°与3D虚拟视频制作的公司,在导演黄翱、VR 180°摄影指导袁航、航拍摄影师刘成伟的带领下,完成了一场突破性的影像实验。
区别于传统 3D VR 180°视频的静态叙事,《超梦重庆》大胆采用车拍与无人机运动镜头。为解决高速运动场景的画面抖动难题,团队耗时近百小时、历经六版迭代,打造出全球首台专用穿越机。
该设备采用下沉式中心板与碳纤维机身设计,在提升载重能力的同时降低风阻震动,通过机身前倾角度优化避免螺旋桨入镜。安全系统配备双重冗余电调与双备份飞控,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返航。
拥有十六年航模经验的刘成伟,以精准操作将穿越机性能发挥到极致。
影片中,观众得以跟随稳定流畅的镜头,俯瞰解放碑夜景、贴近跨江缆车与乘客对视、掠过长江大桥感受车流脉动。这些突破性视角既展现了重庆立体魔幻的城市肌理,又通过动态沉浸感传递出独特的山城风貌。
作为灵境视界的核心成员,三人已率领团队累计创作超200条沉浸式作品。此次《超梦重庆》的技术突破,不仅攻克了行业难题,更以 8K 超清画质与创新运动镜头,为城市文旅影像树立了新标杆,展现出沉浸式影像在创意表达与技术落地的无限可能。
04
领航未来:
EOS VR 系统重塑行业发展新图景
从EOS R5 C到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双鱼眼镜头再到EOS VR SYSTEM,《超梦重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条VR视频真实沉浸感的震撼,更多的是硬件实力,技术创新,创意构思的一次深度探讨与思考。
传统“双机双镜”3D VR拍摄方案长期统治专业领域,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物理硬件堆叠实现立体视觉,但代价是复杂的技术链条与高昂的创作门槛:硬件架构局限,动态场景瓶颈、后期处理黑洞。
而佳能EOS虚拟现实系统的出现,则正在逐步打破这一传统。双鱼眼镜头+全画幅相机的“单机单镜”方案使得3D VR 180°动态视频的拍摄成为可能,双基础ISO赋予暗夜场景纯净画质,双鱼眼镜头实现玻璃环境无痕拍摄。
无论是《超梦重庆》中从车载视角中的摇晃摆动,或是轻轨穿梭时的贴脸捕捉,这套硬件组合真正实现了全景时空的自由叙事。
软件层面,佳能EOS虚拟现实系统则提供了简单高效的后期解决方案。EOS VR Utility实现了即拍即用,省去了费时费力的“对齐调整” 和“图像缝合”步骤,大幅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成本。
这不仅是一次设备升级,更是对3D VR生产关系的重构——通过消灭冗余技术环节、解放创作者生产力,让立体影像叙事从少数人的“技术特权”进化为全民可及的“视觉语言”。当8K 3D视频的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案的1/10时,我们或将见证一个“全景叙事爆炸”时代的来临。
可以预见到,随着佳能EOS VR系统的不断革新将会吸引更多VR影像创作者,未来的VR内容生态中会有更多高质量的内容涌现。
”如果他们能接触到更多这样充满沉浸感、临场感、栩栩如生的作品,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感动,让他们绽放出笑容,这对于佳能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平野英治
《超梦重庆》3D VR 180短片可使用XR设备在PICO和Deo VR平台以3D左右格式观看。以下是《超梦重庆》3D VR 180短片拍摄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