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最低报1266元/吨,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随后,纯碱价格有所企稳,但基本面宽松导致价格重心再度下移。截至5月9日夜盘收盘,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报1287元/吨。
近期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氨碱企业成本降至1300元/吨,联碱企业成本降至1055元/吨。氨碱和联碱企业成本分别较一个月前下降了237元/吨和155元/吨。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带动纯碱成本大幅下降,这是近期纯碱价格走弱的核心逻辑。
经过3月份的企业集中检修,4月份纯碱产量继续增长,环比增加16.26万吨,达到319.4万吨,同比偏高3.70%。截至5月8日当周,纯碱周度产量为74.07万吨,处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尽管5月份部分企业存在检修计划,以华东地区联产装置为主,检修周期相对较长,或使产量有所下降,但整体供应依然充裕。
从当前库存水平来看,截至5月8日当周,纯碱企业库存为170.13万吨,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比偏高81.02万吨。企业库存可以有效缓冲产量的边际收缩。浮法玻璃产熔量处于往年同期偏低水平,近期仍有企业有冷修计划,加上光伏玻璃下游“抢装潮”退坡,价格已经开始转弱,后续由价格引导的行业调整或持续,需求端缺乏实质性利多。
近期下游浮法玻璃产线冷修增多,光伏玻璃产量也略微下降,纯碱刚需小幅回落。4月底至5月初,中下游存在低价补库情况,市场低价货源成交尚可支撑采购需求。不过,当前周度消费量与周度产量相比仍偏低,纯碱产销处于略微过剩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碱厂订单状态维持良好,企业待发量维持在14天以上,部分企业接单至5月下旬甚至月底,利于后期企业去库及挺价。
另外,近期出口需求有所增加。去年9月以来,纯碱出口量恢复至每月1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今年3月出口量达到19.43万吨,较2月提升28.34%,较去年同期的出口量近乎翻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内需求下降带来的缺口。
库存方面,3月底以来纯碱企业库存较为稳定,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累库或去库趋势。截至5月8日,纯碱企业库存170.13万吨,周环比提升0.61%。虽然企业库存变化不大,但绝对水平处于近几年同期最高水平,后期去库压力依旧偏大。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