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正经历一轮优胜劣汰的加速过程。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其中多数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这一现象对重仓这些股票的公募基金带来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整体来看,公募基金“踩雷”的比例仍然较低,且多数属于被动资金如ETF等。
随着年报披露完毕,多家上市公司基于新规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Wind数据显示,在优胜劣汰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年内已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这些公司在公告披露后均出现了股价重挫,使得一些布局其中的公募基金也受到波及。例如,中广天择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股价连续跌停,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低。作为AI传媒概念股,ST天择曾在去年一季度表现亮眼,吸引了多家公募基金参与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对该股重仓比例约为5.57%。
此外,松发股份因业绩不佳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对该股重仓比例高达7.09%,博时主题行业、华夏产业升级等多只基金现身该股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尽管个别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遭遇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但总体上“踩雷”比例仍然较低。上述140余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9家背后有基金持仓,且多数为主题ETF等基金的被动布局。华南某大型公募的渠道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针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池,会经过层层筛选和逐级淘汰的过程。进入核心股票池的股票,基本面是最重要的标准,流动性也是入库的应有之义。因此,经过几轮环节的淘汰,基本面较差或经营情况面临风险的ST股早已被筛选殆尽。
华东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透露,在新规定发布后,该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加紧对纳入选股池的风险指标做出调整,调出了风险系数增加的部分个股。部分被ETF基金持有的个股,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指数产品会及时将其剔除,也有一些选择暂时保留。
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影响下,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大幅下降。从近年来公募基金对ST股的持有变化来看,具备专业性和定价权的公募基金对ST股的兴趣较之过往已经大幅下滑。不过,即使现在“戴帽”但未来有可能摘帽的一些上市公司,依旧会被公募关注。例如,去年11月因财务造假遭ST的ST华通,在实施风险警示后连续走出四个跌停板,随后股价强势回温,截至目前反弹幅度超过了80%。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有22只权益类产品对该股有所布局。
前述华东公募人士透露,如果基金经理想配置这类股票,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审批。基金经理需要写研究报告并向上报送,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投票作出决定。“但在强监管的态势下,基金经理没有必要配置风险越来越大的ST类个股。”该人士表示。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