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遍大街小巷的零食店要IPO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本周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它旗下两个零食店品牌你应该都见过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
目前鸣鸣很忙董事长为晏周,他创立的“零食很忙”从湖南长沙起家,与来自江西宜春的“赵一鸣零食”狭路相逢,几年前两家大打出手,几乎有零食很忙的地方就有赵一鸣零食,一度造就县城一条街开出6、7家零食店的景象。直至2023年11月,这两位头部玩家宣布合并。
迄今为止,鸣鸣很忙在全国开出了14000多家门店,背后红杉中国、五源资本、高榕资本、黑蚁投资等知名VC身影浮现。趁着赴港上市潮的东风,这家巨无霸也走到了港交所IPO大门前。
长沙85后带队
巨无霸零食店要IPO了
先从零食很忙说起,身后创始人是一位长沙85后晏周。
时间回到2016年,曾在房地产行业从事多年营销策划的晏周,机缘巧合下嗅到小零食的机会,一番调查后,他发现大多数零食品牌店集中在中高端,而在下沉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在2017年,晏周和几个合伙人凑了十几万元,在湖南长沙一个不足40平的小店里开始卖零食。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初期,零食很忙开放加盟,在4年内开出超过450家店,遍及湖南的大街小巷。
2021年是零食很忙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年5月,零食很忙宣布完成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启承资本与明越资本跟投,投后估值达到了25亿。此后,零食很忙开启高速扩张模式。
赵一鸣零食也是一个草根创业的故事。出生于1989年,赵定是安徽芜湖人,官网介绍显示,他在2008年跟父母学做炒货,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炒货零食店;2015年在江西开出了一家量贩零食店“傻子瓜子”,单日营业额最高达到了5万元。那段时间,傻子瓜子半年时间开放了五六家加盟店,但由于经验不足,很多人都亏本了。赵定复盘:“品牌想要做大,一定要让加盟商赚的到钱。”
2019年,赵定反复学习后又创立赵一鸣零食品牌名来自他的儿子,初衷是“希望像对待孩子一样去经营品牌。”此后两年,赵定一直在打磨单店,将公司定位为“零食届的蜜雪冰城”。
直至2020年,赵一鸣零食全面开放加盟,2022年12月全国门店总数突破700家。投资人随之而来:2023年4月,赵一鸣零食完成了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的1.5亿元A轮融资。
此后一段时间里,两个品牌不断狭路相逢,几乎有零食很忙的地方就有赵一鸣零食,双方大打出手,火药味浓烈。当时赵定谈及和零食很忙的竞争曾表示:“如果要去打的话,都是输家,没有赢家。”
直到戏剧性一幕出现:双方终于“及时止损”选择合并,这便才有了现在的鸣鸣很忙。
招股书显示,在新公司鸣鸣很忙中,晏周任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股25.75%,并通过6个持股平台控制公司39.91%的投票权;赵定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通过宜春鸟窝持股22.69%。
至今,鸣鸣很忙已经开出万家门店,有望缔造今年零食最大IPO。
下沉+加盟
开店14000家,一年卖500亿
透视招股书,鸣鸣很忙的运营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下沉、加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拥有14394家门店,覆盖中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的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
在此基础上,公司客户主要为加盟商,其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两方面: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加盟服务费用。目前,鸣鸣很忙与7241家加盟商订立合同,超过总门店数的50%,但来自加盟服务费的收入不足总收入的0.5%,此外的99.5%则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鸣鸣很忙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0.2%、282.2%;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2022至2024年均复合增速达234.6%。营收和利润几乎翻倍增加。
换言之,靠给加盟商卖零食,鸣鸣很忙年入近400亿。
对于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招股书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业务扩张,另一方面是对“赵一鸣零食”的收购。鸣鸣很忙在2023年11月完成合并,次月双方财务资料进一步整合,2024年是合并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
不过,鸣鸣很忙毛利并不高。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2024年的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净利润率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2.3%水平。从毛利上来看,公司主要采取低毛利、高周转的模式经营。
具体来看,在供应链上,公司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而在产品上,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在库SKU数量3380个,其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单店一般不少于1800款产品,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
以2024年休闲食品饮料GMV计,鸣鸣很忙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这一年鸣鸣很忙门店GMV达555亿元,门店全年交易单数超16亿,会员总数达1.2亿,会员购买人数1.03亿,年复购率达75%。
不过,量贩零食赛道竞争十分激烈,即便在县域等下沉市场,一条街道上开出4-5家零食店的现象并不少见。鸣鸣很忙的市场占有率仅有1.5%,面临着老牌零食品牌和同模式竞争对手的压力。
因此在高增长的故事里,烧钱扩张一直是隐忧。招股书提到,“我们可能需要额外融资支持我们的未来发展或调节业务状况的变化,但我们可能无法以有利条款获得额外融资或根本无法获得额外融资。”
总的来看,鸣鸣很忙从2021 年到合并前拿下多轮融资,聚集了红杉中国、五源资本、高榕资本、黑蚁投资等一众投资机构。2023年11月完成合并后,鸣鸣很忙作为唯一主体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由两大零食巨头好想你和盐津铺子投资,总投资金额超10亿,跻身独角兽行列。
湖南老乡,统治零食江湖
这是湖南零食IPO军团最新一员。
在此之前,不少湖南系零食品牌已经成功上市。早在2017 年 ,来自湖南浏阳的张学武创业12年,从毫不起眼的果脯蜜饯做起,把一家从父亲那里接手而来的零食小工厂带到了深交所上市。这是“中国休闲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盐津铺子,至今市值约250亿。
盐津铺子上市一个月后,同样在湖南摸爬滚打多年的戴文军,采取加盟扩张的模式做起卤味连锁品牌,最终带着绝味鸭脖IPO敲钟,缔造“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第一股”。时至今日,绝味鸭脖在卤味界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店铺数量开到上万家。
还有我们熟知的卫龙。创立20年首次融资,卫龙聚集了红杉中国、CPE源峰、高瓴等头部机构。2022年,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创始人刘卫平同样来自于湖南。
有趣的是,与卫龙形成“南北派别”的麻辣王子同样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公司,创始人张玉东与卫龙刘卫平一同来自“辣条诞生地”湖南平江县。此外,劲仔小鱼、旺辉等辣味休闲食品同样诞生于此。当地曾有数据显示,全国600多家辣条企业中,平江县就有116家,其中全国90%的辣条企业都由湖南平江人创办。
而在细分的零食店品牌全国十强里,注册在湖南的就有4家鸣鸣很忙(零食很忙)、爱零食、零食优选和戴永红,就连排名第五的零食有鸣创始人也是湖南人。业界已经形成了“休闲食品看湖南”的说法。
湖南官方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南一个省贡献了全国休闲食品年产值的1/3、全国休闲熟食年产值的3/5。因此当年投资鸣鸣很忙的前身零食很忙之时,投资人总结出一套投资逻辑谁能成为湖南第一,谁就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
那么,为什么是湖南?
湖南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因气候、地形等地理因素,湖南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湖南省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4%的粮食、13%的稻谷,稻谷总产量全国第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零食厂商们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
一个例子是,1992年中国台湾休闲食品龙头旺旺集团进军大陆市场时,就把工厂开在湖南。彼时湖南连高速公路都还没通,而旺旺选择这里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粮食产量,其中旺旺雪饼的核心材料就来自当地产量最大的稻米。
此外,湖南人的饮食口味与食品制作方式独树一帜,且广受欢迎。据说湖南老辈人几乎都会制作一些时令零食,造就了辣条、鸭脖、臭豆腐、长沙大香肠、辣味小鱼干等风靡全国的零食。其中,辣条的诞生就是在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灾害中,为传统酱干寻找替代生计而做出的食品。
以此作为基础,只要加以复制,极易形成规模化的连锁店和零食品牌。
提及湖南,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标签新消费之城长沙。茶颜悦色、文和友、三顿半、墨茉点心局、柠季……皆诞生于此,这里挤满大大小小的网红品牌,吸引着络绎而来的游客,同时,旅游反哺这座城市,助力这些品牌走出湖南。
投资界依然记得,新消费最火热的那几年,长沙聚集了一群出差的投资人,一位消费VC朋友回忆,“那时候随便出去转一圈都能遇到几个同行;还有人干脆订好酒店,搬过去一住就是小半年。”
不起眼的小零食,缔造一个千亿产业帝国,湖南老乡悄然扛起了中国零食的半壁江山。眼下消费大军赴港IPO络绎不绝,这片土地或许还有更多故事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