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双汇发展(000895.sz,以下简称双汇)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69亿元,净利润11.37亿元。
图源:金融界
货币资金大增60.77%,为经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关键财务指标来看,双汇的货币资金从上年末的57.50亿元增长至92.44 亿元,增幅达60.77%,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5.96%,其他流动资产增长70.15%。货币资金的大幅增加为公司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提供了缓冲空间,为后续进行产能扩张、研发创新及业务开拓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减少30.44%,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59%,反映出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率的有效提升。
推进两大主业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优势
分业务来看,屠宰业和肉制品业是双汇发展的两大支柱业务。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这两大业务的市场化改革。
肉制品板块,据机构调研信息显示,2025年双汇为提升肉制品销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销售机构改革上,公司将按照高温、低温、速冻、零食四个板块组建专职销售团队,推进市场专业化运作,提升销售效率;在客户网络建设方面,分渠道、分产品、分区域增设专业客户,精细化运作市场,扩大客户群体。同时,加强市场调研,精准对接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加强新品研发及推广;渠道方面,公司将针对商超、便利店、零食、餐饮、线上、O2O等不同渠道,扩充专业销售队伍,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渠道运作。
屠宰业板块,双汇表示将继续发挥品牌、综合加工和全国布局优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市场需求。2025年公司将加强市场开发,壮大客户群体,扩大市场销售,推动屠宰业规模提升。双汇已与胖东来、达美乐建立了业务合作,未来还将持续加强B端渠道开发、深化合作,提升市场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数字化转型加速,持续助力产业升级
近年来,双汇投资数十亿元推进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管理体系。步入2025年,公司继续在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
2025年3月,双汇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信息中心、软件公司整合调整为数字化管理中心、数字化研发中心、数字化运维中心,形成“管理-研发-运维”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
在这一思路下,2025年双汇数字化升级将聚焦9件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汇工作(内部协同办公平台)“能增巧降”的深化应用、通过数字化赋能网点倍增、新产品全周期管控平台的应用、工业及养殖数字化升级、建立双汇人才评价数字化工具等,涵盖产品研发、生产、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
联手同仁堂布局大健康产业,传统食养文化激活产品创新
4月11日,双汇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开展合作洽谈,双方基于“原料优势互补、工艺创新协同”的共识,开创性地提出了“古方今制”产业化路径:同仁堂依托300年中医药积淀,基于“四性五味”理论进行组方设计。双汇研发中心则运用分子美食学原理完成配方转化。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批产品,将通过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32道工序数字化控制,在保留中药材活性成分的同时,通过纳米乳化技术提升营养吸收率,开创了“传统食养文化+现代食品科技”的健康食品新范式。
此次合作不仅是民族品牌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上的深度融合,更标志着双汇从传统肉类加工向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延伸,为大健康产业布局打开想象空间。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