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降准0.5个百分点,幅度高于2022—2023年,一次性释放约1万亿元低成本资金;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次下调25个基点,是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单次最大降幅。政策力度加大对稳定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后续仍然需要前瞻引导、精准发力稳预期,统筹把握总量与结构、内部与外部均衡,与其他政策做好协同配合,提高宏观调控整体成效。
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视经济发展情况精准发力。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必要时考虑降准还有空间的实际情况适时降准,保持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为稳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等,重点围绕“五篇大文章”创新推出结构性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引导优化作用。
接下来,还需要注重引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有效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把控好新增贷款投向,更加注重盘活低效存量资金资源,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通过政策引导银行业对市场主体合理授信,重点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
面对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的问题,货币政策需要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政策传导机制,降低政策利率引导降息等方式,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创新推出信用贷款产品,更多采取线上贷款方式做好金融服务,以及从非利率方面挖掘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潜力。同时,还要通过规范竞争等方式引导降低存款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有效兼顾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货币政策需要与其他政策有效协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的部署,货币政策操作可以考虑特别国债发行的流动性需求,与财政政策做好协同。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也要与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兼顾好内部与外部均衡,强化政策之间的统筹,共同发力以取得更好的政策调控效果。(娄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