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老乡鸡首次转战港股。这一动作背后,是董事长束小龙的全面掌舵。这位36岁的“企二代”自2012年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毕业后,从基层员工一路晋升至董事长,如今正以数字化革新与战略扩张为双引擎,试图带领老乡鸡突破增长,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束小龙的接班之路并非“空降”。2012年,他加入老乡鸡后,从门店初级员工做起,历经店长、区域总监、子公司总经理等职位,逐步深入业务一线。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式快餐行业的痛点:标准化难、供应链复杂、地域依赖性强。
束小龙上任后,将数字化视为突破行业瓶颈的核心战略。老乡鸡投入资金构建了覆盖全链路的信息技术系统,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优化从供应链到顾客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实时数据监控,老乡鸡实现了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的动态优化。例如,中央厨房根据门店销售数据调整生产计划,配送中心依托算法规划最优路线,将合肥、六安等核心市场的配送时效压缩至“当日达”,其他区域则控制在48小时内。
束小龙推动开发的手机APP支持在线点餐、支付及订单追踪,目前直营店的外卖收入占比已达40%。2024年,老乡鸡与美团合作推出“卫星店”模式,专攻外卖市场,计划年内开设50家小型门店,进一步贴近消费者需求。
在现有门店的辐射范围内开设小型卫星店,老乡鸡开始覆盖更密集的消费场景。这种模式降低了开店成本,同时借助母店的供应链和客流基础,提升品牌渗透率。2020年开放加盟以来,老乡鸡加盟店数量从2023年的141家猛增至2024年的455家。
束小龙的野心不止于IPO。他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对标麦当劳”的愿景,计划未来三年新增400-600家直营店,并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从基层员工到企业掌舵者,束小龙的成长轨迹与老乡鸡的转型之路紧密交织。在数字化与扩张的双重驱动下,束小龙正试图打破中式快餐的固有边界。然而,资本市场的考验刚刚开始——如何平衡规模与利润、速度与质量,将决定老乡鸡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的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