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朱听武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市场已上市的929只股票型ETF中,上周有755只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录得正值,占比超八成。
涨幅居前的13只基金中多数为机器人主题的ETF。具体来看,嘉实中证机器人ETF和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均上涨12.74%,并列榜首。
上海证券认为,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DeepSeek等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7只股票型ETF
获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
上周有7只股票型ETF获超5亿元资金净流入。资金积极布局AI、机器人和云计算等主题方向。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资金净流入13.01亿元,居首。该只ETF周内成交额高达104.19亿元,复权单位净值涨0.67%。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3亿元、11.96亿元。2月21日,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配置中的第一大重仓股寒武纪-U时隔4个月再度涨停,成交额约113亿元。寒武纪-U是国内智算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提供完善的云边端系列化智能芯片和基础开发软件套件产品。
科创50指数大涨
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
2月21日,科创50指数大涨,引爆A股科技行情。科创板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相关上市公司正迎来资产重估。
近日,科创板市场将迎来增量资金入场,一键开启“硬科技”投资新时代。截至2月21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发行迎来尾声,发行5日合计募集204亿元,包括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以及汇添富基金管理在内的9只科创综指ETF已结募。加上此前已经结募的建信、工银以及易方达旗下产品,共12只产品结束募集。
资料显示,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科创综指覆盖567个科创板企业,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数量和权重占比较高。与之相关联的ETF为投资者“一键投资科创板”提供了选择。
随着科创50指数大涨,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具体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上周份额减少了60.62亿份,资金净流出超80亿元。该只ETF基金节后份额持续下降,最新份额为730.15亿份,相比去年10月高位1152亿份,缩水逾400亿份。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工银上证科创板50ETF也均获超5亿元的资金净流出。
除科创板ETF外,半导体、芯片相关主题ETF获资金大幅流出。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资金净流出20.32亿元,基金份额减少16.5亿份。
港股ETF业绩亮眼
伴随DeepSeek等优质国产大模型带来的浪潮,阿里巴巴与苹果合作、微信接入DeepSeek等催化,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趋势愈加明显,叠加美债利率的高位调整和港股互联网巨头的业绩上修,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显现。
今年以来,港股持续走强,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1.14%,创下近3年来新高,带动港股ETF收益率持续走高。
截至最新数据,收益率排名前15的股票型ETF均被港股ETF包揽,且相关产品收益率均超过30%。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累计收益率均超36%。去年四季度末,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重仓配置的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年内上涨中位数超58%。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近期流入速度明显加快,上周净买入512.12亿港元,年内累计净买入2034.03亿港元。
从结构上来看,1月中旬市场反弹以来,南向资金开始积极布局互联网、半导体芯片等科技核心资产,带动港股科技股上行。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面的推力加码与风险偏好的趋势性回暖大幅提振了港股流动性,而资金面的改善正是推动本轮港股强势表现的重要动力。中长期视角下,港股ETF的走势仍需资金支持,相关港股ETF吸引力或仍存。
对于港股后市走势,广发基金认为,科技板块需要留意过快涨幅带来的短期波动加大,切勿盲目追高。但从更长周期视角看,如果这是一波值得参与的大行情,随着产业趋势发展进入不同阶段,未来还有投资空间。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