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I老中医”冲刺IPO,背后“斯坦福学霸”赚翻了!
创始人
2025-02-06 20:36:06
0

平均943.5元/次的中医治疗,贵吗?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AI+机器人、AI+大数据、AI+基因技术......当AI与诸多新兴产业结合,常常激发出强大的创新能量,但若是AI+传统行业的中医,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图源:罐头图库

近日,深圳问止中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问止中医”),以“AI+中医”的创新模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资本市场,或将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医AI第一股”

然而,伴随着“AI+中医”模式的兴起,市场上对于中医效果的质疑依旧存在。问止中医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IPO呢?

01

拥有83名中医师

治疗费用平均943.5元/次

失眠、胃炎、月经不调、咳嗽……这些现代人的健康困扰,总能在中医的“望闻问切”中找到答案。

如今,中医不再止步于传统。人工智能的加入,为这门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问止中医成立。作为一家中医AI供应商,问止中医通过“中医大脑”赋能诊疗,专注癌重症、疑难症和全科医疗。

据《招股书》可知,公司自研的“中医大脑”是支撑其业务的核心。“中医大脑”是一款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基于“中医大脑”,问止中医打造了三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和 “中医大脑” 订阅服务。

中医医疗服务是指,问止中医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诊所两个渠道,为患者提供咨询、处方、治疗和随访服务。同时,公司还通过自营煎药中心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下称“同期”),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分别为0.5亿元、1.67亿元和1.5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81.1%、88.5%和89.4%。

目前,问止中医还建立了一支由83名全职医师组成的队伍,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诊所提供医疗服务。

其中,线上服务贡献了90%的收入。患者可以通过视频、电话以及上传舌相等方式完成就诊,无需奔波。而线下部分,公司目前在全国拥有8家自营诊所和3个煎药中心。

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使公司服务的患者人数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通过网络服务的患者为2.12万人,2023年这一数字增长至5.05万人。2024年前9个月,这一数字达到3.99万人,同比增长3.91%。同期,患者的次均消费额也从817.9元提升至943.5元。

图源:招股书

不仅如此,问止中医的患者复诊率也在逐年攀升,分别为61.2%、69.1%和71.6%。据“灼识咨询”报告,行业平均患者复诊率仅为30%至40%之间,问止中医的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按人工智能赋能的收入计,问止中医在中国内地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5%。

除医疗服务,问止中医还在中医生活产品领域发力。公司推出了“问止轻养”品牌,包括可食用草药粉和草本个护产品,让中医养生融入日常生活。该业务的收入从2022年的0.06亿元,涨至2024年前9个月的0.1亿元,不过占比则从9.8%降至6%。

具体看,公司的养生产品包括可食用食养药粉产品,如葛根粉和山药粉;原生本草产品,如黄芪和枸杞;养生茶产品,如养生茶包等。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的中医养生产品库存已超90种,平均售价约为83.6元。

图源: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还有“中医大脑订阅服务”。这一业务主要是为私人医生、医疗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AI诊疗支持。这一业务在2024年前9个月收入达到800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6%,虽然占比不高,但毛利率高达84.3%。

相比之下,其他两项业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9.4%和62.5%。

在三大核心业务之外,问止中医还布局中医文化的推广。公司通过“大医小课”频道,提供中医课程和刊物。同时,公司还成立了“精一书院”,截至2024年9月底,精一书院已累计拥有22万名注册社区成员,是全球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

目前,“精一书院”采取申请制入学模式,学习课程完全免费,学员可以通过平台共享的古今中医典籍和原创内容,探索中医的奥秘。

在多项业务的助力下问止中医的营收在2022年、2023年增长迅猛,2022年、2023年分别达到6216.9万元、1.89亿元,2024年前9个月则为1.73亿元,不到三年,公司创收共计约4.2亿元。但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和-0.56亿元,合计亏损4.04亿元。

02

靠AI老中医治癌?

疗效褒贬不一

除了亏损外,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中医医疗服务备受争议。

据《招股书》可知,问止中医的业务主要涉及癌重症、疑难病症和全科医疗三大领域,从累计病例上看,三大领域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0.8%、29.7%和49.5%。这意味着,公司超过一半的患者是来治疗癌重症和疑难病症的。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这两项病症的患者复诊率也在持续上升,癌症患者的复诊率从66.1%升至74.4%,疑难病症患者从62.7%增至76.4%。

不过,这些数据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2024年6月,一篇由新媒体“互帮互助病友邦”发表的《相信问止中医,结果父亲被送进ICU》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图源:公众号截图

在该文中,王女士透露,父亲在2020年底确诊为癌症,可能已处于中晚期,并伴有淋巴转移,不过其并未透露具体癌症类型。由于其父亲不想做放化疗,做核磁共振也不舒服。加上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问止中医的公众号推文,宣传其治疗癌症、白血病等重症的成功案例,于是王女士决定让父亲试试中医。

2023年7月,王女士父亲接受问止中医治疗时,医生承诺“九个月三个疗程能治好”。但一年后病情未见好转,2024年6月24日,患者突然昏迷,被送入ICU。

王女士表示,父亲在问止中医前后花费7万元,最终病情恶化。她提到,当初公立医院的中医专家曾表示,中医主要用于放化疗后的调理,而非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自己后悔当初没有听专家的意见。

图源:罐头图库

对此,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有网友表示,对于重病而言,看中医可能只是一种安慰剂,中医更适合养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患者反映,在问止中医问诊后服药导致肝功能受损,以及有患者对医生资质存疑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

原《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对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大宋病人》、《阿里铁军》作者韩福东表示,“中医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重病患者如果只依靠中医,严重的可能会延误病情。而且,如果一个人依靠中医,即便治疗无效,也可能将其合理化,认为是自身原因,而非疗法的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部分患者往往是因为将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误认为因果关系。病情的好转,可能是身体免疫力带来的自然康复、安慰剂效应,甚至是其他治疗起了作用,而非完全是中药本身的疗效。此外,中医在循证医学上的研究较少,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支持。

不过,也有网友认可中医的治疗方式,并表示,家人因冠心病久治无效,后经问止中医治疗,半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

图源:小红书

同时,在新媒体“资料存号”上还有问止中医治疗成功的案例。2019年8月,秦女士因反复口腔溃疡和淋巴结肿大被诊断为白血病,接受了6次化疗和多次骨穿、腰穿治疗,期间多次诱发败血症。幸运的是,她与女儿骨髓配型成功,但化疗的痛苦不亚于病情本身。

2020年5月,秦女士求诊问止中医,通过“中医大脑”分析后,使用温肾固阳、振奋胃气的汤剂,辅以温中祛湿丸。5天后症状明显好转。2020年8月,她放弃骨髓移植,转向纯中医治疗,病情显著改善,血象恢复正常。

图源:罐头图库

面对这些争议,问止中医在《招股书》中表示,许多癌症、癫痫、中风后并发症等患者对中医治疗重病的潜力缺乏认知,这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而且公司内部随访系统也显示,在最常治疗的50种病症中,93.8%的患者反馈治疗有效。2024年前9个月,93.6%的患者在随访反馈中,给予公司最高的“五星”评价。

创始人崔祥瑞曾表示,“很多从业者对中医都有比较大的误解,比如认为中医治不了重大疾病。但这种现象同样也是机会所在”。他强调:“中医学科被严重低估,目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洼地。”

03

三个博士联合创业

蓝驰、真格都投了!

问止中医的背后,是三个博士携手创业的故事。2018年,出于对中医的热爱,崔祥瑞博士与林大栋博士、张南雄博士共同创立了问止中医。

崔祥瑞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其前期的职业生涯均与投资有关。他曾在联合利华担任管理培训生,随后2013年,他加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并晋升为合伙人。2016年,他成为和君灃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专注于投资领域。

这些经历让他在资本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崔祥瑞作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主要负责制定战略方向。

图源:罐头图库

与他一同创立问止中医的,还有两位医学背景深厚的联合创始人,分别是林大栋博士和张南雄博士。

林大栋现年57岁,曾取得美国利伯缇大学东方医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并参与针灸博士项目的教学管理工作。

张南雄博士现年60岁,毕业于美国国际医药大学,获得针灸及东方医学博士学位。自2018年加入问止中医以来,张南雄被任命为首席医疗官,专注于中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并负责“中医大脑”的研发工作。

“我和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都非常喜欢中医。”崔祥瑞坦言,选择中医+人工智能的项目,是受留学经历的影响。2016年,他在斯坦福读MBA时,AI在美国已非常火爆。

图源:罐头图库

在三位学霸的带领下,问止中医自成立以来便备受资本市场青睐。据《招股书》显示,问止中医目前已经完成5轮投资,估值高达2.56亿美元。

2018年,问止中医成立仅三个月,便完成了A1和A2两轮融资,合计171.8万美元(约1243万人民币)。ParmaWay、蓝驰创投和真格基金分别以20.68万美元(约150万人民币)、118.44万美元(约857万人民币)和32.698万美元(约236万人民币)的代价注资。

其中,蓝驰创投在后续A3、A4轮继续加注,总投资423.44万美元(约3056万人民币)。

2024年,公司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每股成本升至1.96美元(约14.19元人民币)。蓝驰创投实现12倍回报,持股市值超过5200万美元(约3.76亿人民币);真格基金实现近24倍回报,持股市值达到780万美元(约5647万人民币)。

IPO前,崔祥瑞通过TCMTech Holdings持股43.41%,蓝驰创投持股20.55%,ParmaWay持股14.71%,真格基金持股3.06%,张南雄博士通过TCMInnov持股0.19%。

图源:罐头图库

除了问止中医,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开始关注“AI+中医”领域。2024年7月,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按照自有中医院的2022年门诊就诊汇总人次和门诊医疗服务汇总收入排名,其为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

与此同时,2024年5月,归元堂生物也获得君融健康产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用于中医皮肤健康管理AI大模型的研发。紧接着,12月,吾征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仁毅资本领投,专注于利用医学生物特征计算AI技术,推动“望闻问切”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可以说,资本的涌入让“中医+AI”这一领域充满无限可能。而问止中医,能否在这波创新浪潮中打破质疑,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医与科技的“头号玩家”呢?

你体验过中医吗?效果如何?评论区聊聊吧!

相关内容

易方达联席董事长刘晓艳:做...
2月5日,广东省“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在...
2025-02-06 23:10:20
上海确认:即将开展试点!3...
“需求井喷!” “轻松收入过万” “半天就能赚800元” 上海独居...
2025-02-06 23:08:27
DeepSeek:从未发行...
IT之家 2 月 6 日消息,深度求索公司今日发布“关于 Deep...
2025-02-06 22:19:37
安顺控股IPO被终止:年营...
雷递网 雷建平 2月6日 安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顺控股”...
2025-02-06 21:46:18
指数集体走高,科创100E...
今日市场放量反弹,沪市指数集体上行。截至收盘,科创100指数上涨4...
2025-02-06 21:10:18
新质生产力主题指数走高,机...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板块今日走强,带动相关指数上行。截至收盘,国证...
2025-02-06 20:38:15

热门资讯

区块链概念13日主力净流出4.... 8月13日,区块链概念上涨0.65%,今日主力资金流出4.6亿元,概念股180只上涨,40只下跌。 ...
IPO雷达|背靠五粮液,“白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宁可坚 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宜宾商业银行已于12月2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有...
【ETF动向】12月16日国寿... 证券之星消息,12月16日,国寿安保沪深300ETF基金(510380)跌0.44%,成交额1274...
12月16日基金净值:广发沪深... 证券之星消息,12月16日,广发沪深300ETF联接A最新单位净值为1.7625元,累计净值为2.3...
货币信贷改善将推动钢市“供需转... 宏观数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
How to Reduce t... 1. The hazards of solder balls There are solder ba...
葡萄牙贝森银行——实现法定货币... 01 银行简介 贝森银行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全牌照实体银行,总部位于葡萄牙。作为欧盟央行监管下的...
银行“港漂”IPO有了新进展 ... [ 今年截至目前,A股市场银行股IPO仍“颗粒无收”,不仅未有银行成功实现上市,反而有3家主动撤回了...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 金融界2024年11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取得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