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2024年已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是货币政策密集出台、降准降息频现的一年。从“稳健”到“适度宽松”,央行坚持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业内人士认为,明年有望继续降息与降准。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具体而言,202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可分为几方面来看:
一方面,央行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月、9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信贷均衡投放,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另一方面,央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月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7月、9月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共0.3个百分点,继续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市场利率下行。
今年全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分别下降了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回顾全年,作为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定价参考基准的5年期以上LPR利率在2月下降25个基点,这一调整是LPR改革以来的最大下调幅度。7月,1年期和5年期限LPR双双下调10个基点。10月,1年期和5年期限LPR下调25个基点,下调幅度均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央行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使用进程,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放宽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落实好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数据显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5.60万亿元,同比增长7.8%;广义货币(M2)余额3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7.1%;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信贷结构持续优化,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3%,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10月份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落地,更是惠及了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有效减轻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
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时隔多年再度转变为“适度宽松” 明年有望继续降息与降准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今年支持性立场的基础上适时发力,适度加大总量性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适时降准降息,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近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讲话中对“适度宽松”进行了解释。
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考量时,王信表示,在金融总量层面,要引导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房地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为抓手,加强项目储备,加大信贷投放,努力实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这也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通过降息、降准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国经济复苏。央行预计将继续采取支持性货币政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金公司认为,接下来政策利率有望下调30bp-50bp。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央行降息幅度将达40bp。瑞银认为,央行可能在2025年降息30bp-40bp,2026年进一步降息20bp-3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