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系列积极信号!老王跟大家一一盘点。
先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可以预见,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之下,2025年财政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支持力度会更大。
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后,政府用于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民生保障水平和覆盖面就会提升;财政力度更大,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后,会带动企业和个人增加收入,改善就业;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居民消费品以旧换新就能得到更大财政支持。总而言之,财政的更加积极就是要让政府增加支出,扩大总需求,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
再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老王跟接近央行的人士聊了聊。首先,2025年货币供应量将保持合理充裕。适时降准降息,则意味着企业、居民的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不过也要注意,“适度宽松”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把钱精准有效地用在刀刃上,比如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消费金融等领域有望得到更多资金支持。
其次,政策工具将更丰富。现在,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有20项,包括支持保障性住房、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等等。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明年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将会持续丰富,现有的政策工具操作规模也将继续保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老王认为,近年来强调的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在2025年将体现得更加明显,政策的整体效能将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赵曙光 王雷 张道峰 田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