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亿虚拟币地下钱庄案又有新进展
近日,乐山警方披露了一起涉案380亿元地下钱庄案新动向。日前,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其中三名被告人因犯非法经营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依法判处两年六个月至十三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该案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乐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现乐山某科技公司交易异常。经初查,该团伙通过大量开设“空壳”公司,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活动,单月交易金额达1.38亿元。进一步侦查还发现,犯罪分子借助虚拟币进行非法买卖外汇活动,犯罪分子通过“人民币—USDT—外币”的方式实施跨境资金调拨。
2022年,在公安部的指挥下,全国公安机关对该案牵涉的多个“地下钱庄”犯罪团伙进行集中收网,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76名,涉案总金额高达380亿元。目前,各地正对相关案件进一步侦办和审理中。其中,该案的主犯被乐山中院依法判处十三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2024年侦破的典型虚拟币地下钱庄案
①吉林磐石警方破获涉案21亿元地下钱庄案
该犯罪团伙利用境内账户接收与转移资金、OTC 买卖虚拟币、韩币结算等方式,非法从事外汇兑换业务。
②北京警方破获的涉案 8 亿余元地下钱庄案
北京警方在侦办一起职务侵占案件时发现线索,进而打掉一个通过虚拟币交易实施洗钱犯罪的地下钱庄团伙。
②厦门翔安警方破获的涉案上亿元地下钱庄案
翔安警方在 “净网 2024” 专项行动中,打掉一个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虚拟币的方式为境外犯罪团伙洗钱取现的地下钱庄团伙。
近年来,在各类新型涉网犯罪中我们总能看到“地下钱庄”的存在,大量的非法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洗白并流向境外。尤其是虚拟币等新技术和支付手段的发展,地下钱庄非法活动越来越复杂、隐蔽性和危害性都在不断增强。这个专栏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虚拟币是如何与地下钱庄犯罪交织结合的。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先来聊聊地下钱庄。
地下钱庄又被叫做“地下银行”、“金融黑洞”,那么到底什么是地下钱庄呢?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反洗钱报告》将地下钱庄界定为一种特殊的非法金融组织,它游走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主要为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走私、贩毒、网赌、贪腐等活动提供资金划转、支付结算等服务,逐渐成为洗钱、非法买卖外汇、非法支付结算与跨境汇兑等犯罪的重灾区。
地下钱庄经营特征
地下钱庄从业者来源复杂,有些可能是外贸商人、金融行业从业者、边境线上的普通民众、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等。但是我国地下钱庄的组织模式多会呈现家族、地缘特征。
①家族化特征
人员构成以亲属关系为纽带,常见的有父子、夫妻、兄弟姐妹等直接亲属共同参与经营。例如,在一些案件中,父亲负责钱庄的整体运作和对外联络,儿子则协助管理资金账户和交易操作。除了直系亲属,姑表亲戚、堂亲等旁系亲属之间相互协作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②宗亲特征
在这类地下钱庄中,组织者和参与者往往来自同一宗族或姓氏群体 ,他们之间存在着同宗同源的联系。在以宗祠为依托的地下钱庄中,原始资金多来自本宗族内部成员的积蓄或闲置资金,这些成员可能出于对宗族的信任,将自己的资金存入地下钱庄,以获取比正规金融机构更高的利息回报。
地下钱庄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下钱庄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带,它们通过高息揽存吸纳民间游资,然后放贷来获取利润。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地下钱庄依然在沿海地区、边境地区、侨乡地区比较集中,但是其犯罪触角已经延伸至全国大部分省市,涉及地区更加广泛。
地下钱庄有哪些类型?
按照业务类型划分,地下钱庄多分为跨境汇兑型、非法支付结算型和非法借贷型,一般而言,小型地下钱庄可能只从事某单一业务,稍大规模的地下钱庄可能同时几项业务兼具。
①跨境汇兑型地下钱庄
通过境外账户对敲、虚构进出口贸易、虚假境外投资、外汇买卖黄牛、虚拟币交易、背现等方式,绕过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为客户提供跨境资金转移和外汇买卖服务。
②非法支付结算型地下钱庄
不法分子利用其控制的大量空壳公司账户和个人账户,通过虚构交易、虚开票据、代收代付等手段等方式将“客户”转到公司账户的资金再划转给“客户”的个人账户,再由贵公司账户人将资金从对公账户转到对私账户、套取现金等,从而实现偷逃税款,非法套现等不法目的。
③非法借贷型地下钱庄
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借贷拆借、高利转贷、典当、私募基金等非法金融活动,在各地多以标会、台会、互助会等形式出现。
地下钱庄的资金规模巨大
众所周知,地下钱庄非法流出流入资金的规模是巨大的,但是没有准确数字,但是从我国警方侦办的一些特大地下钱庄案件中可见一斑,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多则上百亿、千亿,例如下面这些千亿地下钱庄案:
①浙江金华4100亿地下钱庄专案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发现赵某宜利用数十家境外公司在国内开设的 NRA 账户跨境转移人民币超千亿元,涉及境内外账户多达 850 余个 。该线索被移交到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进行办理,代号“9·16”专案。截至2015年11月,已查明涉案金额高达4100亿元,打掉规模以上买卖外汇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3人。
②黑龙江“9.8”特大系列地下钱庄案
2015年 9月8日,七台河公安部门侦办的地下钱庄案件被列为公安部部督案件,代号“9・8”特大系列地下钱庄专案。该案涉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福建、广东、山东等 20 余省区市的 68 个地下钱庄犯罪团伙、300 余家报关行和 1300 余家公司企业,涉案人员达几百人,涉案交易流水上万亿元。
③北京1400亿地下钱庄案
2014年2月,北京警方获取到一姚姓男子的可疑外汇交易线索,进一步梳理发现了隐藏在本市朝阳、东城、西城等区的多个地下钱庄团伙。2014年9月,北京警方对非法交易窝点进行全面收网,抓获涉案人员59名,同步冻结涉案银行账户264个,累计交易金额近1400亿元人民币。该案是北京警方首次破获利用“离岸账户”实施倒汇犯罪的案件。
④浙江1200亿地下钱庄案
2020 年,公安机关与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在浙江省集中收网 3 起特大地下钱庄案,侦破涉案地下钱庄团伙 14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上百人,涉案金额超过 1200 亿元。该案是涉及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虚假出口农副纺织产品、虚开增值税发票等复合型犯罪。
近年来,地下钱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了一些发展新趋势:
①业务多元化
地下钱庄业务内容不再局限于资金借贷与兑换,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更多的涉及非法买卖外汇、非法支付结算与跨境汇兑、洗钱等非法业务。
②串联上下游犯罪生态
地下钱庄成为串联黑灰产的关键连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网赌(跨境网赌)、贪污腐败、走私、贩毒等犯罪活动洗钱的重要通道。
③犯罪组织专业化
地下钱庄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越来越专业化,他们熟悉金融业务流程和监管漏洞,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能够更加巧妙地规避打击;
同时,产业链越来越成熟,从招揽客户、资金筹集、转移汇兑到洗钱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犯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配合默契。
④“跨区域”特征明显
从当下的一些大型地下钱庄案可以看出,地下钱庄的经营突破了早期的地域限制,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延伸至国外。
⑤地下钱庄相互勾结、串联
各个地下钱庄相互串联,打造“共享资金池”:即某一地下钱庄获得客户后,发现自家的池子不够用,可以相互拆解。
近年来,出于业务需求还出现了由不同地下钱庄通过资金拆借,业务组团合作等方式构建的跨市场、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大型地下钱庄经营网络:顶端为几个资金雄厚的大型钱庄,下面是若干小型地下钱庄。
⑥犯罪手段不断迭代升级
例如,通过离岸公司、开设空壳公司等、虚构贸易、虚假投资等手段完成资金转移。
在支付手段上,则通过、第三方/四方支付平台、跑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赌博网站、虚拟币等新型支付渠道转移资金。尤其是虚拟币的运用,更加方便犯罪分析隐匿资金交易。地下钱庄团伙通过“人民币—虚拟币—外币”的方式实现资金的跨境转移。
当下地下钱庄已成为众多违法犯罪资金洗白和转移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地下钱庄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土壤,短时间很难根除。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了地下钱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