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多重政策利好加码,增量资金纷纷借道指数基金流入股市。目前我国ETF规模接近3.65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占八成。ETF市场高质量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业内人士称以ETF产品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发展迎来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双轮驱动。
根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全市场ETF共有998只,合计规模接近3.65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有801只,规模近2.92万亿元,占比近80%;债券型ETF有20只,规模1354.93亿元,占比3.72%;货币型ETF27只,规模为1367.6亿元,占比3.75%;跨境ETF有132只,规模为4042.63亿元,占比11.09%。
基金管理人方面,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百瑞基金ETF管理规模居前,且市场占比超10%;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华宝基金、广发基金等6家公募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具体产品方面,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均为股票型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规模为4084.47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规模超260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超千亿。
就在本周五,深交所联合新华社于深圳组织召开了ETF市场高质量发展生态大会,各界嘉宾深入探讨如何塑造良好市场生态,推动指数化投资,促进ETF市场高质量发展。在会上,深交所负责同志表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ETF市场高质量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ETF所具有的省钱、省心、省时、省力的特有优势日益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深交所将与各方一道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广指数化投资理念、丰富跟踪投资指数、推进多样化产品创新、弘扬理性健康投资文化、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指出,作为资金流动的“指挥棒”和市场“稳定器”,指数投资连接资产端和投资者,意义重大,是助力国家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她坚信国内指数市场发展的基础逐步夯实,指数和指数化投资正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一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稳步推进,指数化投资迎来了长足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以ETF产品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发展迎来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双轮驱动。”
展望未来,李一梅认为指数化投资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宽基指数产品将持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行业主题指数产品迎来“优化”,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业主题指数产品迎来广阔发展空间;跨境指数产品发展有望“加速”;指数投资由单品向策略化、组合化的解决方案发展。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俞文宏认为,ETF的国际化正当其时。ETF的国际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既服务了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也为境内市场引入活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ETF国际化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ETF国际化发展?他表示这需要监管、同业和社会各界合作:一是需要加强国际化合作,提升合作广度和深度;二是提升我们的投顾服务,做好投资者服务与陪伴和教育;三是丰富衍生品的方案,完善指数业务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