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商业出现的伴生物,也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自从有了货币,社会的经济活动便有了秩序,竞争也就有了公平的尺度,财富的分配和积累也趋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和鉴赏古代货币,便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满洲里市草原丝路珍品陈列馆近年收藏了一大批海内外的货币。这些精品基本涵盖了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民国的五千年间货币的发展脉络,也记录了草原丝绸之路中国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史实。
满洲里市草原丝路珍品陈列馆外国货币一览表
商道驼铃——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货币
陆上丝绸之路贯通于西汉时期,以张骞通西域为标志。它自汉代开始繁荣,唐代达到鼎盛,并延续至宋元。不论是质朴厚重的东方方孔钱,还是精致小巧的西方金银币,都伴随着商旅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来往穿梭,沟通了亚欧大陆的经贸,传播着东西方的货币制度和文化。
“凿空”与“三绝三通”——两汉陆上丝绸之路货币。
汉武帝时期,西汉欲联合位于中亚的大月氏国共抗匈奴,遣张骞出使西域,但未能说服大月氏用兵。虽然张骞没有达到政治军事的目的,但中原王朝第一次对西方有了全面的了解,自此中外往来日益频繁。王莽篡汉后,由于政策失误,中原与西域断绝了来往。东汉时,中原政府在西域与匈奴角逐,丝路几经易手,最终为东汉所控制,重新恢复了通畅。这一历史过程被称为“三绝三通”。
汉半两是在秦半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有廓半两、铁半两、特大型半两等种类,钱文写作“半两”。汉半两钱前前后后铸行过五次,汉初流通甚广,陕西西安,甘肃天水、武威、酒泉,新疆吐鲁番、奇台、罗布泊等地都有大量出土发现。另外,1952年在甘肃陇西县出土一块石质半两钱范,可能是汉文帝时陇西郡铸钱遗物。
重五铢,钱文写作“五铢”。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止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是中国历史上发行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共流通739年)。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王朝铸造的五铢钱达上亿枚之多。汉五铢钱流通区域很广,尤其是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五铢钱沿丝绸之路经甘肃、新疆流向西域诸国,据考古调查,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甚至远至埃及都有出土发现。
新莽钱,钱文“货泉”为悬针篆,泉字直竖中断,有合背、四出、重廓等版别。又有一种被称为“饼钱”的货泉,中间厚、边缘薄、大小轻重不一,铸造粗劣,有铜、铁和铜铁合金三种质地。货泉是王莽第四次币制改革时铸造量最多、流通区域最广的钱币,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汉墓中都有出土。在丝绸之路上,货泉与五铢、大泉五十等钱币一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钱币。
王莽钱币,钱文为“大泉五十”,泉字直竖中断,版别较多,有四出、合背、饼钱等,初以一当五铢钱五十,是王莽六泉中铸造量最多、流通区域最广的钱币。大泉五十在中国各地都有出土发现,边陲的云南大理、昭通、曲靖,甘肃武威、敦煌,新疆罗布泊等地出土发现数量亦较多,说明丝绸之路畅通时期,大泉五十与五铢钱一样也是在中国边境地区流通的货币。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外国货币。
横跨欧亚大陆的草原自古以来便是通商之路,沿这条陆上的考古发现大量的属于西方的金属货币和器物,如出土于敖汉旗李家营子唐代栗特上墓中金银器,这是草原丝绸之路最东面的一点。
古希腊金币和铜币。在我馆收藏的外国货币中,最早的是古希腊货币。其中有金币1枚,为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德拉赫马铸于公元前150年—135年,正面为国王头像,背面一神像端坐于高背椅之上,一手持矛。还收藏一批古希腊铜币。均有国王像和神像。
古罗马铜币。古罗马铜币共有2枚,铸于公元前9世纪初—公元1453年。锻造而成,正面均为国王像,背面为一个骑马的人像,一个为立人像。均铸有文字。
巴克特利亚铜币。巴克特利亚铜币共24枚,方形或长方形两样,一面为国王像,另一面为双子座神持矛像。巴克特利亚王国位于今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约公元前3世纪由希腊殖民者建立。该国的钱币有金、银、铜三种,为希腊式打制币,正面为国王像并有希腊文字。
贵霜帝国铜币。共13枚打制成圆饼状。正面为国王像,背面为各种神像,既有中亚本地的生命之神、太阳神、月亮神,也有来自印度的佛陀与湿婆神,反映了贵霜帝国对各种宗教的开放包容,被誉为“钱币上的万神殿”。
于阗国铜币。共7枚,1枚较小,6枚较大。一般认为公元1-3世纪铸造。于阗国为今新疆和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钱币以希腊式打法制成,一面为狮子,一面为马或骆驼。有汉佉二体铜币,体现了中原对西域货币的深远影响,是丝路经贸文化交流的珍贵遗产。
莫卧儿帝国银币。共2枚。为莫卧儿帝国默罕默德沙贾汗于公元1526—1857年打制。较圆的和椭圆的各1枚。两面均为阿拉伯文祝语。较圆的1枚以梅花为地。满洲里市草原丝路珍品陈列馆展出的还有莫卧儿帝国的铜币16枚,均为阿拉伯文字。
动荡后的复兴——魏晋隋唐陆上丝绸之路货币
从三国到两晋再到南北朝,中原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各民族先后在北方及西北地区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政权,一度影响到丝绸之路畅通。到了公元6世纪,新兴的突厥在统一漠北草原的同时也控制了丝绸之路。
唐代国力强盛时,先后征伐了东西突厥、吐谷浑与高昌王国,在丝路沿线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等机构,兼理军政,同时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约在中原的魏晋时期,“中亚商人”粟特人逐渐繁荣,起初依附于突厥贵族做经纪人或代理商,后大量涌入中国,改为汉姓,史称“昭武九姓”。粟特人因丝路贸易而兴,许多人身居要职,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仿汉五铢铸行五铢钱,钱文“五”字交笔弯曲而包上下横笔于内,“朱”字头圆折,魏明帝时继续铸造,是为魏五铢。因曹魏币制相对稳定,除夹以“谷帛为市”,及至魏亡(公元265年)唯行五铢,两晋依旧沿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置西域长史府,管理西域各国,又设戊己校尉府,开展屯田戍边,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铸行开元通宝,从此中国钱制废除称量制,进入通宝钱制时期。开元通宝钱文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字体在篆隶之间。版别多样,有左挑、右挑、双挑,并有星月等纹饰。唐代钱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外国,日本、朝鲜、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阿富汗、埃及以及中亚各国都有开元通宝出土发现。受开元通宝钱制的影响,日本、越南、朝鲜及西域康国、突骑施等都铸行过方孔圆钱。其中西域康国铸行的开元通宝正面为“开元通宝”四字,背面为粟特文字。这种钱币在撒马尔罕附近片治肯特古城遗址出土,是唐代货币制度对西域产生深远影响的物证。
浩海帆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货币
海上丝绸之路滥觞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并延续至明清。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大量发现的中国钱币,以及他们仿铸与自铸的圆形方孔钱,都反映了中国钱币伴随着远洋商队的扩散传播;而西方新航路开辟后外国银元大量流入,推动了中国币制的重大变革。
海连东西——秦汉至隋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初兴
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代,我国南方与东南亚等地即有海上贸易往来。汉武帝攻灭南越后,开辟了从广州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西方的罗马帝国从波斯湾的亚历山大港出发,与中国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自此全线贯通。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海船逐渐离开原先的沿岸航线,开始横渡南海、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大大缩短了航行距离。
隋唐王朝经常遣使出海访问东南亚、印度和波斯,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往来。公元7世纪前后,中国南海出现了大批印度和波斯的商船,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等地成为繁荣的沿海港口。
海贝是中国丝绸之路贸易中最早使用的货币之一,出产于南方热带有一定的货币职能,见证了中原内陆与南方海洋地区经济往来的悠久历史。在我国云南及中南半岛等地,海贝作为货币一直行用到了清朝至近现代,是南方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货币。
燕国“明”字刀币是现存最多的一种刀币,也是东北地区早期海外贸易的主要货币之一。面文“明”字,或释“易”,或释“展”(燕)。背文复杂,有单字、字组和合文,常见的字组以“左”“右”“外”“内”(一释“中”)为字组。明刀铸量大、流通广,河北、辽宁、内蒙古、山东等10个省区及朝鲜、日本都有出土发现。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丝路货币也泉溢东方,滋润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如今这些金属货币虽是锈迹斑斑,仍然掩饰不住历史的光辉。它们记录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诉说着朝代更迭、天下兴衰的往事,映衬着华夏文明的辉煌,散发着经年久远的醇厚芳香。这些丝路货币,就像珍珠散落草原丝路之上,记录了西域各国及海外国家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史实。(作者单位系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