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凯恩斯计划,后世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疑问,(例如,出售班柯只能获得体系中最弱势的货币,各国不会愿意用黄金购买班柯,从而使凯恩斯的设计可能无法持续;清算同盟的各项规定,实际上的目的是让赤字国不会永远是赤字国,盈余国也不会永远是盈余国;当盈余超过一定额度将被迫转移到保留基金当中去,因此“是一个向赤字国家自动提供资金的国际透支机构”;此外,凯恩斯计划假设债权国失业以及发生通货紧缩构成了对均衡的唯一的威胁,但如果失衡是由发生通货膨胀导致,计划提供的解决方法对债权债务两方都没有益处;而凯恩斯担心的国际流动性过少的问题,却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战后的美元洪流实际上是过大了。)但是也有许多学者重新审视并发掘出它在克服现有的浮动汇率制缺陷、建立更稳定有效的国际货币治理安排方面的意义。例如有学者认为,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下的后凯恩斯式的国际通用货币体系(或者各国进行美元化和欧元化),去除汇率和国家外汇限制,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和保持收支平衡,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怀特计划”旨在“防止国际汇兑扰乱、防止货币及信用体系崩溃;确保对外贸易的恢复;以及供应全世界重建、救济和经济复苏所需的巨额资本”,这与凯恩斯计划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是计划内容存在显著不同。在怀特的计划中包括了两个全新的国际机构:稳定基金和复兴银行。稳定基金利用其资源在成员国遭遇国际收支困难时提供短期贷款援助,代价是融资国的部分经济主权;而复兴银行主要是为成员国的战后重建提供资金。投票权由成员缴纳的现金、黄金份额等决定,而缴纳份额的标准由各国经济的一系列基本面因素决定,缴纳的现金中至少一半必须是以黄金的形式缴纳,这有利于美国以其巨大黄金储备增加自己的投票权,从而在基金中获得绝对的主导权。为了满足国际上对国际货币的呼声,稳定基金将使用一种与“班柯”类似的直接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记账单位“尤尼塔斯”,但是基金不为成员国提供“尤尼塔斯”的份额,成员国也没有义务使用尤尼塔斯进行国际清算。这说明“尤尼塔斯”只是一个幌子,怀特的真实目的是让美元成为黄金的同义词,使得美国政府实际上能够随意地自行设置利率和其他货币条件,牢牢把握住国际货币的权力。从这个角度看来,怀特计划的核心实际上是以美元为核心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