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下艰难转型,OpenAI变CloseAI?奥特曼或计划IPO上市
创始人
2024-09-04 16:25:25
0

新智元报道

编辑:乔杨 好困

【新智元导读】作为一家拥有营利实体的非营利公司,在奥特曼的构想下,OpenAI或许将转型为有营利目的的公共利益公司;根据The Information的分析,未来OpenAI寻求上市的可能性超出了外界目前的预估。

虽然ChatGPT用户数量猛增,最新一轮融资也让估值再创新高,但OpenAI依旧没有走出去年「宫斗」风波的阴影。

自从创始成员Ilya Sutskever辞职,这个最受瞩目的AI独角兽经常被曝出成员出走的新闻,人员结构也在频繁发生变动。

最初的11名联合创始人中,只有奥特曼和波兰计算机科学家Wojciech Zaremba仍在OpenAI任职。

与此同时,董事会新增7名成员,其中包括CMU机器学习系主任Zico Kolter,以及一位曾任国家安全局局长的退役陆军上将。

公司高层也在「换血」,先后聘请Nextdoor前CEO Sarah Friar、Facebook产品副总裁Kevin Weil、资深的虚假信息调查员Ben Nimmo和曾任Facebook应用机器学习工程总监的Joaquin Candela加入。(下图由左至右)

Sarah Friar将成为新任CFO,Kevin Weil则是首席产品官。

Ben Nimmo曾在Facebook领导对抗欺骗性社交媒体活动的运动,Joaquin Candela曾负责监督Facebook减少人工智能风险,他们目前在OpenAI负责类似的工作。

此外,克林顿白宫资深人士、曾在Airbnb担任高管的Chris Lehane也将在今年加入OpenAI,担任全球政策负责人。

OpenAI的首席战略官Jason Kwon表示「这种人员的增减变化是很常见的——但我们是在聚光灯下…一切都被放大检视。」

但这一切变动的背后,也许不止于正常的人员流动或奥特曼的「夺权」企图,更重要的是,OpenAI正在经历一场结构和公司定位的转型。

艰难转型营利公司

对20多名现任/前任OpenAI员工及董事会成员的采访显示,这一转型过程相当艰难。

尽管有新的员工和高管不断涌入,早期员工仍在继续离职。快速增长也无法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OpenAI究竟应该是什么?

是为人类利益而创建的尖端人工智能实验室,还是致力于盈利的行业巨头?

前者是OpenAI的成立初衷,后者则是它目前正在走向的方向。

如今,OpenAI拥有超过1700名员工,其中80%是在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后加入的。

人事方面,奥特曼和其他领导人负责高管招聘,而新任董事会主席、前Facebook高管Bret Taylor则负责监督董事会的扩张。

Taylor在给《纽约时报》的声明中写道「虽然初创公司在影响力增长的过程中必须自然地演变和适应,但我们认识到,OpenAI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转型。」

自从作为非营利研究实验室成立以来,OpenAI一直在为其使命争论不休。

2018年,马斯克在与其他创始人发生争执后离开。

2022年初,包括Dario Amodei在内的一群研究人员担心OpenAI在商业力量的推动下,将没有准备好护栏的技术推向市场,因此离开并成立了竞争对手Anthropic。

去年年底发动「宫斗」的Helen Toner和Ilya Sutskever也是出于类似的的担忧。

总体而言,驱动OpenAI前进的是两股很难兼容的力量。

一方面就是是资金和盈利。根据知情人士透露,ChatGPT每周有超过2亿用户,是九个月前的两倍。

如今OpenAI年收入已超过20亿美元,但The Information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加入,OpenAI今年可能净亏损50亿。

目前,OpenAI正在考虑对结构做出重大调整,以寻求更多投资,这可能是最近新一轮融资讨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是研究人员们对AGI的担忧,包括一些OpenAI员工。他们认为这些技术可能助长虚假信息传播、引发网络攻击甚至毁灭人类。

最近离开公司的研究员William Saunders表示,「我仍然担心OpenAI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没有充分的计划,来管理好筹集的数十亿美元,以及构建AGI和ASI所带来的风险。」

将前陆军上将Paul M. Nakasone聘为董事会成员,就是OpenAI做出的安全举措之一。他最近被问到,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手,他自己所进入的环境有何看法。

Nakasone在电话采访中自信满满地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手?我可不是新手。我曾经领导过国家安全局,我处理这些事情已经多年了。」

AI技术模糊的安全边界和社会影响、开放与封闭之争,都在持续;实现AGI的使命像挂在天上的月亮,但拉投资、争利润又是不可或缺的「六便士」。

AI时代关于技术理想和商业现实的一切权衡,几乎都可以在OpenAI这家公司上看到缩影。

首席战略官Jason Kwon做出了很好的概括——「扩大公司规模确实很难。你必须一直做出权衡取舍的决策,而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这些决策。事情的确变得更加复杂了。」

OpenAI亟需一个IPO?

即将转型为盈利公司的「CloseAI」最终是否会选择上市?

The Information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IPO(首次公开募股)正是OpenAI所需要的。

上市过程相当繁琐、复杂且昂贵,包括聘请专门的律师、应对审查、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打交道等一系列操作。

许多精英公司都尽可能推迟上市,但原因各有不同。

要么发展出了足够的盈利能力,足以自己回购员工的股份(Stripe);要么能够轻松吸引私人资本(如Databricks),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SpaceX)。

这些因素可以让公司兑现对持股员工和投资者的收益承诺,因此以上3家公司,加上设计软件公司Canva,都没有任何寻求上市的迹象。

那么问题来了:OpenAI是否符合上述条件之一?

考虑到他们最近正在和Thrive Capital、英伟达和苹果洽谈新一轮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分析过程就显得更加复杂。

即便如此,这篇文章的作者依旧认为OpenAI需要上市,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 OpenAI目前和将来都需要大量资金

每年50亿美金的亏损似乎很难逆转,因为云服务、培训费用和员工成本不太可能下降;而且,不像Stripe或SpaceX,OpenAI短期内不太可能产生现金流,其毛利率(通常是最终盈利水平的先导指标)可能远低于Databricks。

- OpenAI获得私人资本的能力似乎有限

我们不知道现有投资者Thrive Capital为何刚刚以860亿美元回购了员工股票后又要进行一轮融资,以及融资的内部细节,但这些「内部轮次」通常表明,聪明的投资者并没有争先恐后地以这个价格投资公司。

- 目前,OpenAI潜在IPO有一个明显的障碍

这家公司目前结构复杂,是一个拥有营利部门的非营利实体,因此上市之前需要重组。

奥特曼可能想将OpenAI改造为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operation, PBC),包括Warby Parker和Allbirds在内的几家公司都已经以这种身份上市。

6月,OpenAI聘请Sarah Friar担任CFO,这一任命颇有深意,因为Friar曾作为CFO带领支付公司Square上市;之后又作为CEO领导Nextdoor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OpenAI上市之前有很多工作——审计、预测和结构变更等,而Friar将是完成这些工作的合适人选。

结合上述原因,作者表示,OpenAI在未来几年内上市的可能性比人们意识到的要高。它需要资金而,成为上市公司是获得资金的最佳途径。

数百万人都在用AI助手,但并不全是自愿的

根据外媒此前的报道,截至8月初,Meta Platforms的AI助手每天至少有4000万活跃用户,每月使用人数达到了4亿。

与此同时,ChatGPT每周有超过2亿用户,是一年前的两倍。

谷歌尚未披露其Gemini聊天机器人的用户数量,只是表示已将其内置于自家的六个产品(如 Gmail)中,这些产品总共有数十亿用户;Similarweb 估计,Gemini网站在7月有2.714亿访问者。

然而,比用户数量更有意义的是,有多少人在尝试这些不同的产品时从中获得了收益,并且还会再次使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Meta的日活和月活用户比例看起来并不那么乐观。

存在一种可能性,即一些用户只是无意中使用了AI助手,因为Meta直接通过搜索栏将这项功能添加到了app中。

参考资料:

https://www.techtarget.com/searchenterpriseai/definition/OpenAI

https://newsletter.pragmaticengineer.com/p/what-is-openai

https://www.nytimes.com/2024/09/03/technology/openai-chatgpt-revenue.html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why-openai-needs-an-ipo?rc=epv9gi

相关内容

ETF资金榜 | 科创信息...
2025年11月18日,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SH)收...
2025-11-19 13:49:03
中国电信中标:中国大唐集团...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中国大唐集团...
2025-11-19 12:20:57
币圈知名交易所Kraken...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Kraken从华尔街顶级做市商Citad...
2025-11-19 09:29:42
瑞达期货:已终止海南分公司...
证券之星消息,瑞达期货(002961)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
2025-11-19 09:00:18
【机构调研记录】汇丰晋信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1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汇...
2025-11-19 08:33:45
【机构调研记录】国泰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1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国...
2025-11-19 08:33:43

热门资讯

ETF资金榜 | 科创信息技术... 2025年11月18日,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SH)收涨0.75%,成交4274.66万...
297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富... Wind统计显示,截至11月18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238.1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8...
ETF资金榜 | 稀有金属ET... 2025年11月18日,稀有金属ETF(159608.SZ)收跌3.26%,成交1.36亿元。净流入...
行业ETF风向标丨ETF交投持... 今日上午,ETF交易整体相对平淡,科创芯片ETF(588200)、证券ETF(512880)以及通信...
原创 日... 近年来,中日关系因台湾问题而愈发紧张,而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关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的言论无疑给本已复杂...
中方对中日磋商结果表示不满意;... 编辑 | 夏木 美股齐跌 美国股市周二(11月18日)继续下行,科技板块的进一步调整使大盘延续跌...
中国电信中标:中国大唐集团海外...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中国大唐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11月16日发布的...
区块链 Web3 系统开发的流... 这是一个关于区块链 Web3 系统开发的详细流程指南。Web3 系统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应用(dApp)...
货币上的中外友谊见证:卡塔尔卢... 货币,是一张浓缩的国家名片,方寸之间承载着其引以为傲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印在他国货币上的“中国...
A500ETF基金(51205... 11月19日,A股三大指数红盘向上,情绪有所修复,截至9:33,A500ETF基金(512050)上...